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第6页

 在引导质疑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质疑能力,然而只停留在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策略。

  2011----2012学生计算习惯

  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第6页

  一、指导思想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的比重比较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我提出了“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个课题。因为我认为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二、培养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数学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2)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

  (3)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

  三、培养措施

  1、实施前期工作: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

  2、具体实施阶段:

  (1)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节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的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又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她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a 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