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元智能教学走进美术课堂

让多元智能教学走进美术课堂
1 、多元智能教学与新课标的理念是相辅相成的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聪明的!首先,霍华德却认为智力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同时,霍华德认为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可以被分为几个种类,而且每一个人能够掌握的智力各不相同。许多学生无法在学术上有杰出的表现,因此无论在学校、社会、甚至家庭都不受到尊重或重视。小学教师实习报告 因此,霍华德提出了多元本质的智力定义,强调人类认知具有跨文化特色的观点。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有的孩子的某种智能表现非常突出,呈显形状态,而大多数孩子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这就为目前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课题,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扬学生所长、补学生所短,发展他们的各种智能呢?《美术课标》是以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的,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从每个学习领域的内容来看它都是在发展学生的一种或者多种智能。就造型.表现学习举列来说:它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和艺术活动。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它实际上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等四种智能。所以说在美术新课标下的美术课从内容和达成目标都是与多元智能教学相辅相成的。

2、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
     研究表明,人类在出生之前就已具有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加德纳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如果我们能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反言之,如果学生始终不被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无论多大,都不太可能被激发出来。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以多媒体课件及网络为核心的教学工具提供了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收集来自全球的各种资料和图片。虽然存在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要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
 3 、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学习
     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他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多种智能的组合。因此,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种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的组合。一方面,教师提供的内容可以包括不同的领域甚至不同的学科,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这意味着让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开放。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学习领域的不同方面,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这意味着资源的开放。这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合作探究、分析理解、评价建议、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总之,应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体验,运用各种模式参与学习,并进行各种交流活动。这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模仿,学生至少会从一种模式中受益。

4 、 提供师生协同学习的机会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