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第5页

 几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但由于传统习惯势力的羁绊,仍存在不少问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偏向,成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障碍。由“注入式”到“启发式”虽然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启发式”仍属于改头换面的“注入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么一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 ,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学生也一个个回答了,而这种回答几乎成了一个套路,一种模式,学生只是一味顺着教师预先设置的思路把教师所想的演练出来,这样的思师之想,答师之问的作法一旦成为习惯,就难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问题。

  二、培养目标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以学生的质疑为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解疑过程为教学过程,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和组织教学。正如陶行之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从学生入手,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从学生的理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实践和意识,处处体现学生的原生态。这就要求教师完全退居幕侧,不光从课堂教学时间上,空间上,形式上,方法上,对问题的理解上,不强求学生,顺其自然,以理服人,为体现学生的原生态,创设有利的条件。

  三、培养措施

  ㈠、鼓励质疑

  质疑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质疑首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将采取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让学生建立一种意识——权威和现成的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我们可以创立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见解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反对”教师,“打倒”教师。

  2、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必须创设一种气氛——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要让学生明白:

  首先,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为什么”,都值得去问。 地区发展不平衡英文文献及翻译

  其次,不要怕问题过于简单而丢了面子。让每个同学都知道,即便所提的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他人分享。

  其三,让学生“问”有保障,使有效的自主学习得到积极评价。

  ㈡、引导质疑

  1、让学生“问”有机会,培养参与有效自主学习的习惯。

  2、让学生“问”有方法,教会有效自主学习的质疑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