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在教学中的指导策略研究 第2页
2、概念界定:手工制作:靠手的技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二、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1、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依据:“儿童的智力在手指尖上”。
2、托尔斯泰的理论依据:“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3、本课题根据我国现行颁布的新《纲要》精神,并借鉴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的理论,而进行的科学、有效、适切的教育实践研究。其次,依据“儿童为本”的理念,为幼儿提供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完成一项作品使幼儿的各项能力在制作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完善幼儿的创造个性。同时,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成功的乐趣,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
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与资料,确定课题研究内容。然后,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分析其研究成果及需要吸取的教训,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②、建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分工。
③、构思设计课题论证报告,完成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
④、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1年11月)
①、引导教师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并构建以课题核心组成员为首的课题研究。
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带领其他教师开展手工制作的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改进。
③、利用幼儿的手工作品布置室内外环境,为幼儿的手工作品展示创设有效的展示空间,努力营造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
④、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积累,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适时地开展过程评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