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第2页
“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由“‘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和“‘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说课案”三部分组成。有效教学模式“三案”中,“导学案”是基础和根本,“教学案”是重点和保障,“说课案”是补充和提升。
三、“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办法
1、关于‘ 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学习的线路图;是教师用于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
(1)导学案的内容构成
《“13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共分为三大块,分别是:课前学习要求五必须;疑惑探究三问题;学后反馈三建议。
五必须分别从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结构;查阅相关知识链接;跟踪学习目标,圈画重、难点知识;独立完成例题的阅读理解、预设问题的解答;自主提出疑惑问题,展开生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五个层面向学生明确了课前预习必须做到的五项要求,这五个方面既有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又有对基本能力的培养,还强调学生要通过新课程的预习体验交流与合作带来的乐趣。疑惑探究“三问题”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以有价值的问题探究作为学生预习的主攻,要合理有效地创设情境,提出有价值的设问,去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积极思维。“探究三问”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钻研,取得学习的实效。学后反馈“三建议” 学后反馈是师生改进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三建议”从学生的立场分别向课堂、老师或学校提出建议,体现了有效课堂的中心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2)导学案的编制
教师提前一周设计好导学案,提前两天或三天发给学生,给学生说明完成时间和要求。要求学生按导学案自主预习,注意做好预习记录。上课前一天分析检查预习效果,然后结合学生的疑难问题,确立上课主讲及讨论的重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