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问题探讨 第3页
1、 公允价值的确定
目前在实务操作中,一般采用以下五种方式确定公允价值,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按照战略投资者入股的价格
1) 在公司股本演变过程中,从未引进战略投资者。上述39家涉及股份支付的企业中,有18家企业从未引入战略投资者;
2)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时间与高管或核心员工入股时间间隔较长(前后超过6个月),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价格不具参考价值。上述39家涉及股份支付的企业中,有5家企业涉及上述情况,如深圳市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高管以每股4.08元获取股权,但最近一次战略投资者入股时间是在2010年7月,间隔时间超过6个月;
3) 同期只有引入一家战略投资者,虽然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价格明显高于同期高管入股价格,但唯一一家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价格是否公允较难判断。上述39家涉及股份支付的企业中,有13家企业涉及上述情况;如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4) 有3家如企业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期有多家战略投资者且价格也一致,但战略投资者入股时因为在外部投资者进入IPO企业时,会给企业提供帮助或附带一些条件,提供帮助的情况如外部投资者为企业的IPO提供咨询服务、引入主要供应商作为企业股东以保障原材料的供应等等;附带条件的情况如如对赌条款、业绩承诺、IPO失败的退出条款等等。而这些帮助或者条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增资价格的高低。因此,将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也不一定合适。
5) 另外,本次统计范围的企业中虽未发现,但也可能存在同期引入的多家战略投资者但入股价格不同的情况,哪个价格是公允价值也很难判断。
Ø 按照第三方投资者入股的价格
上述39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同期引入第三方投资者,涉及如下一些问题:
1) 有4家企业如上海姚记扑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克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期仅有一个第三方投资者,交易价格是否属于活跃市场的公允价格;
2) 有1家企业安徽桑乐金股份有限公司同期有多个第三方投资者但入股价格不同,较难确认哪个价格公允;
3) 有7家企业虽同期有多个第三方投资者且入股价格相同,但其身份难辨且其入股价格是否公允也较难判断,如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0月其向其五位高管以每股1元价格转让股权,同期引入了两位第三方自然人以每股12元取得100万股有限公司股权,对于上述两位自然人股东的身份是否独立很难分辨,因此其入股价格是否公允也较难判断;
4) 同期引入多个第三方投资者或者战略投资者,但股权转让或者增资价格均不同,是否能够以价格最高者作为公允价值?有1家企业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涉及此情况。2007年该公司向其3位高管以净资产转让股权,同期引入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最高,第三方投资者剧中,高管最低,此时哪个入股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也很难判断; Ø 按照每股净资产的评估值
由于每股净资产评估值仅仅是交易双方确定价格的依据,从理论上讲并非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公允价值;而且不同的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会使得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存在较大的操纵空间。 Ø 每股净资产的账面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