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养形成的原因探析

包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就不能不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一下分析。我个人认为,包养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私有制是包养形成的土壤。一定的婚姻形式是定的经济活动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力低下,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和自然作斗争,所以,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只能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群婚制。原始社会解体后,男性在生产活生产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时的婚姻形式是夫权制和一夫多妻制。私有制的确立,使生产资料和大量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部分人过着贫穷或相对贫穷的生活,富的不满足于二妻四妾,还包养外室。贫穷或相对贫穷的为生存需要,不得不卖淫或被包养的。卖淫,包养就成了富人婚姻生活的一种补充。这种状况在奴隶社会有,在封建社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分配的差距不是很大,人们的劳动所得只能满足自己必要的生活需求,从根本上消除了包养的物质条件。因此,这一时期,不仅没包养,就连根深几千年的卖淫也消声匿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多种经济并存的方针。这个方针的确立无疑对促进采购流程 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私有经济的新起,也造成了新的二级分化。财富的集中,使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不安分起来,同时也使一部分贫穷而又没有门路的人想通过被包养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生存条件。这说明私有制是包养形成的土壤,要杜绝包养,就要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缩小二极分化。

    二、道德滑坡是包养形成的内在因素。如果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前这段时间称之为封建的,僧侣式的禁欲主义时期,那么,改革开放以后对性生活的追求,无论从形式,内容,速度都可称之为性疯狂时期。它就象头长期困在铁笼中而刚出来的猛兽,饥不择食,什么都吃。人们一改过去面甸,含蓄的面孔,大谈什么性解放,性自由,似乎这就是改革的全部内涵,似乎谁不谈性解放,性自由谁就不改革,谁就是老土。过去,谈恋爱含蓄、矜持;现在,谈恋爱公开搂抱。过去,对贞操看的很重;现在,谈恋爱的公开试婚。过去,有情人是严重违纪;现在,有情人是身份的象征。过去,人们不敢讲性,认为讲性是个很丑的事情;现在,人们大谈一夜情,婚外恋,狎妓嫖娼,脸不变色心不跳,津津乐道。过去,人们对不正当男女关系看不惯;现在,人们由看不惯已到看得惯。笑贫不笑娼又成为社会的一种衡量尺码。这其间,有对过去封建禁欲主义的反动,也有几千年封建思想沉渣泛起,还有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正是道德的滑坡,使包养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有的二奶公开讲,当二奶有什么不好,当二奶总比当娼妓强。要消除包养,必须从根本上抓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三、腐败现象是包养形成的催化剂。从大量的腐败案件来看,凡是搞腐败的,都有包养的外室。这是因为搞腐败的大都是政府官员,他们手中掌握着一部分权力。商品经济的确立,使价值规律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了。这就使搞腐败的官员不但有权,而且还有钱。有钱,就使他们在酒足饭饱之后不甘于内心的空虚和生活的寂寞,包养二奶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有权,就使他们对卖淫嫖娼、包养二奶听而不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他们深知浑水好藏鱼的道理,卖淫嫖娼、包养二奶的人越多,他们寻欢作乐的保险系数就越大。腐败现象对包养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消除包养,就必须消除腐败现象,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带民风。

    四、法纪不严是包养形成的重要原因。包养为什么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纪不严。在少数领导干部有种错误的认识。一是认为改革开放要吸引外商外资,就必须要别人吃好玩好,于是各种各样的红灯区纷纷出笼。二是人口太多,社会就业已成问题,农村还有那么多剩余劳动,政府又无法安排解决。于是,对嫖娼卖淫、包养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个别地方,少数执法干部以创收为名,包屁纵容这些丑恶现象。因此,要消除包养,就要整顿执法队伍,严肃法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