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阅卷报告 第6页


  3.主题不集中、中心不明确。较多的考生在文章中同时罗列若干人、若干群体或者若干精神、概念,而且罗列的这些内容没论文范文 有内在的逻辑性或一致性,造成了主题的散漫、不集中。有些考生作文贪多求全,“你”定位不明确,不集中在某一主题上,中途转向另一主题,从而使已经确立的中心不能贯穿始终。如有的作文中罗列了多个“人”、多种“精神”,没有内在逻辑顺序:一篇文章写到了陶渊明的隐居、蔡元培创新的教育思想、李娜的力度、李连杰的壹基金等等,结尾就一句“淡泊宁静!”这样的文章读来理不出头绪,如坠云雾,不知所云,自然难以取悦阅卷老师。又有些考生选取书信体写作,仍旧持平日给朋友、同学写信的态度,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忘记了考场作文有题目和要求等的限制,写出的文章主旨模糊,结构松散。

  4.不能辩证分析“世界”与“你”的关系,论述不够深入。一些考生一味强调“你”是什么,没有阐述“这世界”与“你”的关系,没有阐述“需要”的必要性。对于命题作文,主要是从文章中的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入手来解析: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为什么需要你,应重点论述需要的理由。很多考生没有深刻阐述需要的理由,只是大谈如何做,对原因没有进行探讨或探讨不深入,没有回应或回应不明确,造成文章空泛,不够深刻。还有部分考生只管写“你”的特征和作用,却不管世界需要不需要。例如,有考生列举了90后的特征后,结尾说:“不管世界需要不需要,90后依然存在着。”连90后对世界的回应也不谈。

  5.严重偏离主题,甚至跑题。不讲“这世界需要你”,自定立意后,“独断专行”了。例如有考生开篇就写道:自信源于对自己的肯定,就如同左思一样,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不会因为其他人的话而改变,相信自己会成功。然后分层论证:“自信是力量的源泉”,“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通篇只谈“自信”,与题目要求成了两条平行线,看不出有丝毫关联。不谈为什么需要,而谈需要你怎么办:“既然世界需要我们,那么我们又应如何发挥自身优秀的品质而为世界做贡献呢?首先我们需要善于观察,找到自身的优秀品质和长处。其次我们还要学会坚持不懈。”本段已是另起炉灶,跑题了。

   【材料运用误区】

   1.材料陈旧,缺乏时代气息,材料都是似曾相识。讲诚信就是海尔集团,讲勤奋就是爱因斯坦,讲奉献就是钱学森,讲身残志坚就是史铁生、刘伟,虽然也不排除这些事例的典型性,但文章少了一点鲜活的时代气息。

  2.无“材”可用,内容单薄,材料不能充分说明观点。甚至所举材料与主题无关,却生搬硬套,强加联系。例如:回望历史,先贤哲人们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阐释,瓦特明白世界是需要他的,开水壶前,他发挥自己富于联系与想象的优秀品质,改良了蒸汽机,为推动世界工业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道尔顿明白世界是需要他的,杂货柜前,他发挥自己善于发现的优秀品质,发现了红绿色盲症,填补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空白;莫奈明白这世界是需要他的,绘画板前,他发挥自己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创造了全新的印象主义画派,将世界美术推向了全新的高度。瓦特、道尔顿和莫奈的成就是因为自己明白世界需要自己。写人的不孝,结尾却说需要孝。明明写公交车上的人嫌弃农民工,结尾却说需要农民工。一部分考生平时不注意素材的积累,到考场上,搜肠刮肚找不出像样的材料,写议论文论据不充分,写记叙文没有明确人物事件,文章内容空洞单薄,自然表达不出深刻的主题。口号式作文仍然不少,全文只是大谈名人、古人,空洞无物,大喊口号,没有新鲜、典型的事例,没有真情实感,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