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为哲学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可供鉴戒的道路。本文基于哲学教学的现状及新课标中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尝试抛锚式教学,对哲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使学生能从哲学课堂中体验生活之美,感悟万物之理,感受哲学聪明的魅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哲学抛锚式教学情景创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夸大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夸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首先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抛锚式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可供鉴戒的道路。

  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抛锚式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题目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天生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类真实事例或题目就作为“锚”,而建立和确定这些事件或题目就可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类事件或题目被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也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而被确定了。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五大教学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题目→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本人将以《生活与哲学》中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框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抛锚式教学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

  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题目的情景,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获得体验、感悟,并从中发现题目、解决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天生知识、能力和觉悟。成功的情景创设,能牢牢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选择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事件,这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主义以为,学习者要想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往感受、往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先容和讲解。

  在《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设计中,为创设情景课前鼓励学生往收集奥运会冠军刘翔的相关材料。课堂教学的导进,展示了一段剪辑过的录像――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出色表演。接着组织一个小型的现场拍卖会即拍卖刘翔的运动鞋――呈现刘翔fans小李与小王的对话。小李说“刘翔,我的偶像!只要能像他那样得到几百万,我的人生价值也就实现了,为社会作贡献这样艰巨的任务就交给小刘这样的人了。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得到越多,就证实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小王说“不就是能跑得快点儿吗!除了拿回了块金做的牌牌外,还拿回了什么?再说这东西饿不能吃,渴不能喝,冷不能穿,没有一点实际效用。”通过对话表演使学生的学习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发生,努力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爱好,整个课堂气氛比较轻松。可见,教师通过良好的情景创设,可以引发学生主体积极参与课堂,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1] [2] [3] [4]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