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不可译性及其对策

在这里笔者提出文化不可译性,并不是说那些含有文化内涵的语句就真的完全不可翻译。事实上,文化不可译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文化可译性(cultural translatability)②。这里所说的“条件”就靠译者去创造。为了克服文化不可译性,译者可采取几下几种办法。

  1.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一些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项的概念,特别是表示乐器、药品、食品、地名、工具、货币等民族特有事物的名词,一般采用音译法,如“sax”译为“萨克斯”,“Karaoke”译为“卡拉OK”,“Kanamycin”译为“卡那毒素”,“mango”译为“芒果”,“Casio”译为“卡西欧”,“walkman”根据广东方言译为“随身听”。这种翻译简单明了,既便于使用,又保留源语的民族色彩。音泽法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此。至于世界各国国名、城市名和货币名称的音译更是典型的例子,在此就不用一一列举了。有些音译不仅可以保持原语特征,而且还使读者产生很多联想意义。如“Stone”译为“四通(公司)”,“Hisense”译为“海信(电器)”。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汉译英也一样。汉语粤方言的“大风”[taihuη]被英语借过去,音译为“typhoon”,然后再被汉语借回来,音译为“台风”。该词先经过汉译英,从汉语进入英语词汇,然后又经过英译汉,从英语进入汉语词汇。当然,“茶”根据福建方言译为“tea”,“高岭土”根据江西方言译为“kaoline”,“丝”根据浙江方言译为“silk”,这些词早已成为英语正式词汇并被广泛使用,更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

  很多词语涉及了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及风俗习惯,民族色彩很浓。这类有关政治、历史、文化、工具等方面的词语,一般采用意译法。如美国历史上的“Civil War”译为“南北战争”,中世纪欧洲的“the Renaissance”译为“文艺复兴”,“telescope”译为“望远镜”,“broadcasting”译为“广播”。汉译英也一样。“辛亥革命”涉及中国的纪年法,很难跟外国人解释清楚,译成“the 1911 Revolution (against the Qing Dynasty)”就显得清楚明白。又如“又红又专”在很多地方被译为“both red and expert”。其实,这种译法是不对的。“红”在汉语中表示政治觉悟高,而英语“red”丝毫没有政治色彩,而且“both red and expert”容易被英美人误认为因为学问专而脸红,真是莫名其妙,倒不如意译为“both politically progressive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③

[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