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先秦史(上古史)问题探究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界,春秋和戰國,壹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壹首朝代歌,便高度概括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清晰而又明了。不過個人認爲,中國曆史遠非上下五千年這麽簡單。如世界古四大文明古國中,兩河流域古巴比倫(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250年之間),距今約6000年,尼羅河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600年),距今約5500年,恒河流域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距今約4500年,然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公元前2070年),距今僅4000多年。所以說中華文明並不止上下五千年。

  中華文明也叫華夏文明,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爲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壹,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曆史,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卻開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見于《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此前的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馬遷在《史記》裏說過,他看過有關黃帝以來的許多文獻,雖然其中也有年代記載,但這些年代比較模糊且又不壹致,所以他便棄而不用,在《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無具體在位年代。”中國曆史還沒有夏商周以前和夏商周部分的確切紀年,我國古書記載的上古確切年代,只能依照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上就存在分歧,或是有王無年,出現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曆史”的不正常現象。夏代究竟存在與否?夏與商的交接是在什麽時候?二裏頭遺址真的就是中國第壹個王朝夏的都城斟鄩嗎?甚至有些外國學者認爲: 所謂夏朝,根本就是商人臆想出來的曆史傳說。夏商周被古人尊稱爲“三代”,司馬遷也說過:“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由此可知三代其主要活動區域均在河洛壹帶,在我國五千年文明中占有極爲重要的地位,如果無確切的紀年,不能不說是壹種遺憾。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國曆史壹直沒有壹個公認的年表。因此,“九五計劃”中,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啓動夏商周斷代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中國的壹項文化工程,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啓動,到2000年9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並公布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約開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爲前1046年。盡管學術界對此仍有爭議,不過對于我國而言此項目仍具非凡意義。而這,只算是中華文明研究的壹個階段。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夏商周基本斷代以後,三皇五帝斷代勢在必行。我國曆史確定在約公元前2070年。這樣我們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排在埃及、印度、巴比倫之後,自夏而上至黃帝,按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大約也只有四千八百年的曆史。1977年在《光明日報》上記載唐蘭的壹篇文章:《從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國最早文化的年代》。文章說:“我國的文明史只有四千多年,過去壹般這樣說。其實不然。從解放後發現的考古資料和對古代文獻的重新整理,應該說我國的文明史有六千年左右”。“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少昊的英雄是蚩尤”,“我國曆史的最早壹頁是黃帝和炎帝的阪泉之戰與黃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戰,由于炎帝與黃帝講和了,所以蚩尤被殺。但在少昊民族中,蚩尤依然是英雄”;“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它是從氏族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初期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到夏禹時,至少已經有了兩千來年”;“所以我們說中國曆史還是應該從黃帝開始,中國有六千年左右的文明史”,他還十分尖銳地說:司馬遷上了儒家“五帝德”之類記載的當,把黃帝、帝颛顼、帝喾等都當作只是壹個曆史人物。其實,他們都是壹個時代。這在當時非常傳統(正統)、保守、陳舊的中國史學界、考古界簡直就是壹顆原子彈,引起巨大沖擊波,彭邦炯著文《是氏族社會不是奴隸社會》與唐蘭商榷,唐蘭于1978年2月著文《再論大汶口文化的社會性質和大汶口陶器文字》,進壹步指出大汶口陶文既不是符號,更不是圖畫與紋飾,而是很進步的文字,在當時已經通行,正是少昊國家的蚩尤發明了冶金並作銅兵器。正因爲這時已有青銅器,少昊才號稱金天氏,並設有金正蓐收該。唐蘭先生的觀點令我欣喜並深思,我認定他是正確的、超前的、代表曆史研究趨勢的,也與我的思路是壹致的。他確定了中國上古史的幾個關鍵點,如果繼續伸延擴展開去壹定會重現中華民族昔日的輝煌。唐蘭先生認爲中國有六千年左右文明史,而我更有點“異想天開”,我認爲,中國至少有上下八千年文明!五帝之前爲三皇時代,《尚書大傳》雲:“遂人爲遂皇,伏羲爲戲皇,神農爲農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于天。”依《易》系辭下傳第二章“包犧氏沒,神農氏作”;《史記·五帝本紀》亦言“軒轅爲天子,代神農氏,是爲黃帝”;然伏羲氏風姓,源自燧人氏,“燧人氏沒,庖犧氏代之繼天而王”(《帝王世紀》、《補三皇本紀》等);則三皇爲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研究三皇五帝史,首先要證實三皇五帝作爲曆史人物、氏族、國族的曆史存在,其次是其生活的地域和年代。這個前提解決之後,才能使中華文明、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落在實處。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