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佳作现代赏评的基本要素 第4页

笔者以为,无论是详而静的篆、分、正,还是简而动的行与草,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等,都应讲究“变而贯”。书法是艺术,是艺术就得讲究阴阳与刚柔,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等等,切忌单一与单调,雷同与重复。上下相破、左右相错、前后呼应、全篇协调,“变而贯”就在其中了。

  4、笔画要坚而浑。刘熙载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倡导笔画视觉美要追求坚而浑,实则上,是在对用笔提出总体要求。刘熙载在《书概》中,在讲这句话之前,他用了很长的篇幅在阐述用笔问题。一是强调书重用笔,并指出“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二是阐述善用笔时,笔画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他特别推崇蔡中郎《九势》之云:“令笔心常在画中行”。并一再提醒人们,要中锋用笔,锋要始、中、终俱实。在行笔过程中,要注意调锋换向;三是对点画用笔提出了具体要求。即每作一画,皆须逆入、涩行、紧收。强调“起笔要斗峻,住笔欲峭拔,行笔欲充实”;四是强调用笔要注意刚柔并济、提按结合、迟速备法、笔墨有质,等等。

  关于笔画坚而浑如何实践问题,我以为,这个问题主要是用笔问题。写好一点、善调笔向、中锋实行是前提;顶笔而起、推笔而行、提按而收是关键;如蚕食桑、如物拒之、如鱼得水是真谛。这个“坚”是说点画的质量,用笔不能漂浮,不能只见墨不见笔。要笔到墨到,实实在在。凡书,灵魂在点,精气在线,神情在势。没有优良的线形态线质感,就无法反映出笔画的“坚”字效果。这个“浑”是说笔墨的艺术效果。雄浑奔放、浑厚华滋、浑朴有力,等等,绝不是把点画的墨色写成浓浓的黑黑的才是。用笔,墨分五色,贵用中锋。有浓有淡、有枯有涩、有润有渴,善调笔锋、藏中行实、力透纸臂,“浑”便自见。至于,侧锋等他锋的应用,能丰富线形状,这是事实。试想,用笔,能驾驭中锋,他锋还在话下吗?总之,笔画崇尚“坚而浑”,乃是书法大美之追求。

  说千道万,笔画要坚而浑,必须在实践中体悟。要从大量的真、草、隶、篆书临写与创作中去练就。尤其是篆隶笔意,不可不学,不可不吸,不可不用。

  5、体势要奇而稳。书法中的体势,可视为小章法的布局。小到一个字,大到一组字或一笔用墨的单元。也可定义为字的形体与姿势,或体构与阵势,也或字形与笔势、形态与架势,等等。以最小单元而论,就是字的结体。触发器电路安装实习报告

  体势要奇而稳,是要求结体要奇中求稳或稳中见奇。任何造形艺术,在体势上,都是如此。自然书法也不例外,且要求更高,空间也大。作为书法佳作现代赏评的要求,尤为如此。书法是艺术,而不是以实用为主的汉字。即便是篆、隶、楷,在现代赏评中,也不同于古人。因为,古人是以实用记事为目的,以静态美观为追求,除了行书与草书外,秦篆、汉隶、唐楷等等,便都是如此,是工稳多于奇崛,平正大于险绝。在现代社会,书法趋于纯艺术行为,对奇趣的追求便是普遍的审美取向。

  “势如斜而反正”、“体贵偏而得中”,这大概是刘熙载所要倡导的“体势要奇而稳”的主要诠释。我理解,“奇”就是要善于造险取势,也即是要善于打破文字在实用状态下的平正均称,改变字体在常态下的结体均等与恒稳的局面与态势。“稳”就是要在“奇”之后,实现新的和谐与平衡。这时的“稳”就是要在不呆滞、不刻板、不均等的状态或形态下得到新的平衡与沉稳。就是要在偏移原有中心,挪移常态状况下的重心之后,而得到的新的均称与平衡。

  奇而稳,不只是疏密与虚实的处理,向背、俯仰、揖让、屈伸、开合、舒敛,等等,都是处理与实现“奇而稳”的方式与方法,还有动静互应、迎承接应、顾盼呼应,等等,也是造奇生趣与追求新的平稳中常见的不可忽视的招式。

  6、内容要时而尚。是说书法佳作赏评的一种现代要求,即书法创作所书写的内容要适应时代,崇尚新风。书法也是抒发心志的艺术。诗言情志,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艺术是心画的形式,内容是心声的载体。心声心画,相辅相生,相得益彰。一幅书法佳作,应是自我思想与生活的反映,这思想与生活的记录,便是书法创作内容选择的根本所在。“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自抒胸怀。作为现代人,在书法创作中,我们不反对书写古人与他人的东西。但是作为书法佳作的赏评,更应是大力倡导书写积极向上的、健康鲜活的、反映时代的内容才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