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佳作现代赏评的基本要素 第3页

  2、气格要大而雅。气息清新、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气度非凡,风格优美、品格高尚、格局大气、格调高雅,等等,都应是书法佳作现代创作者们所要追求的。“书品即人品”,“书如其人”。尽管有人品好的不一定书法艺术作品就好,人品差的书法艺术作品不一定就差的现象存在,但笔者还是认同刘熙载《书概》之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王羲之认为:“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杨雄认为:“书为心画”。等等,所有这些名人名言,实则上,都是在说明一点,即任何人的行为,都反映一个人的心境与胸次的,为事如此,为文如此,为人也如此,为艺更是如此。刘熙载《书概》中,就书法的创作,对书与人的关系与现象作出过这样的阐述:“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意思是说,人的个性不同,其心迹也不一样。所创作出的作品,其气格也是各异的。书可观识,书可观情。书法创作中的结字、笔法、章法、墨法以及巧拙奇正、方圆藏露、疏密揖让,浓淡枯涩等等,种种因素的选择与组合便各各不一,而这些也决定着书家风格的个性与书品的高下。因此,书家自身品性、情操、学识的修养直接影响作品的气格。心胸狭小、行为庸俗、为人不诚的人,其手下是流现不出大气磅礴、赏心悦目、气韵动人的墨痕的。

  我们倡导气格要大而雅,是在提请书法创作者们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加强人格的修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物质有价,而人格无价。人格决定书格;二是要加强学识的修养。艺无止境,学无际涯。学识丰富人格;三是要加强自然感悟。自然可以造化人。自然之美,能开阔人的心胸,变化人的气质,提升人的品格。深入大自然,方出大境界。境界决定作品的气格。所以,笔者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为书,贵在真诚,高在境界。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这就为我们广大书法创作者们指明了为书怎样使气格实现大而雅的目标与要求。所谓“高韵”,即是说无俗。他要求书家自身言行不能有庸俗之气。书要脱俗,作者自身要先去俗。俗气不除,无以言韵。尚韵,才是为书之要;“深情”即是真性情。刘熙载在《书概》中,说“论书者曰‘苍’、曰‘雄’、曰‘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软靡者,不深故也”。书,发于心,流于手。书法创作,要真诚地抒发自我性情,情感要自然流露,不可浅薄浮泛与矫揉造作。真性情,才是为书之本;“坚质”是功性优良的反映。作为书法气格而言,“坚质”,对人的要求则是一种精神气质。对书写的要求便是:用笔要无束无拘果敢有力,行笔要锋聚中实顿挫有力,气韵要充盈生动浑厚有力,等等。功性双优,才是为书之资;“浩气”可作胸中之气来释,是要求创作者要有胆魄豪气。挥毫创作时,不能畏首畏尾。那些扭扭捏捏、鬼头鬼脑、故作稚态、玩弄支离、有意破碎、花里胡哨、故意补涂等作品都不属气格大而雅的行列与范畴。有胆有识,才有天然浩气。胆大识丰,才是为书之才。

  3、章法要变而贯。一幅作品美不美,章法布局非常重要。刘熙载对章法的总体要求是:既要有变化,也要讲连贯。书法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可视的画作。说她是无声的音乐,是因为书法讲究节律与气韵。作为音乐,一首动听的歌,不可能只是一个音符一种节拍地从始哼到底;说她是静态的舞蹈,是因为书法讲究造形和笔势。作为舞蹈,一场美丽的舞,不可能只是一个动作一种舞姿从头跳到尾;说她是可视的画作,是因为书法讲究布白及墨法。作为画作,一幅精彩的画,不可能一个虚实一种墨色从上画到下或从左画到右。

  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第一笔一落纸,第一个字如何写好,大体上就有了定格。第一个字的布局,决定一行乃至全篇的气象。具体地说,前面定了,后面就要破,切忌重复。重复了,即是状如算了或雷同乏味。一幅佳作,其用笔、结体、布白、行速等等,都要注意变化与统一。上下不能同,左右不重逢,笔笔有变化,处处要协调,这就是“变而贯”的总体要求与直接解读。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凡书分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在“变而贯”这个问题上,详而静的书作,以字内“变而贯”为主,简而动的书作,则字内字外都得“变而贯”,且“变而贯”的视觉效果十分明显。点画有方有圆,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用墨有轻有重,有浓有淡,有枯有湿;结体有正有奇,有大有小,有长有扁;行速有快有慢,有停有顿,有放有收;等等。变中求贯,多样统一,这是“章法要变而贯”的最好诠释。

  可是,在历次的大赛中,我们看到入展或获奖的作品,有不少的作品,出现的不美现象也非常明显。有的作品,从头到尾一种墨色一团漆黑,一种笔法重复单调,看似一种风格,实则是无变无贯;有的作品,想在布白上求点变化,结果是东倒西歪,不合情理。字间,点画缺乏呼应。蛮横不知揖让俯仰,自傲不知顾盼照应。行间,布局相互碰撞,不懂“担夫争道”之理,不懂“高山流水”之情,等等,有变而无贯;有的作品,篇幅巨长,只见功夫,不讲性情,无视人赏,只是一种节奏,一种笔调,自以为美,其实是贯而无变,等于抄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