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艺术 第4页

 其音步是二一二二式:

  仄仄 平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平仄 平平

  关于古今四声的运用问题,当代联家的一致主张是,二者可以并行,但在一副对联中不可杂用。

  ()内容相关,意境完美。“对联,对联,既对又联”。讲对仗、论平仄主要侧重于对立的一面,而内容相关、意境完美则偏重于统一的一面。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1.正对,是指上下联内容相关,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写作手法。如《红楼梦》中贾宝玉题沁芳亭的联句: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其主题描绘沁芳亭四周的优美景色,“三篙”从深度上写说,“一脉”指一缕。上联写草木之色彩,下联写花卉之芬芳,相映成趣。

  有些作者在写对联时,只注意义同的一面,而忽略事异的一面,结果上下联说的是一件事,只是字面不同而已,这就犯了“合掌”的毛病(即上下句意思重复,像走右手掌合起来)。如:

  神州千古秀,赤县万年春。

  “神州”、“赤县”都指中国。又如:

  人增干劲地增产;春满山乡谷满仓。

  “谷满仓”、“地增产”意思相近,属于部分词语合掌。如果将“谷满仓”换成“花满园”就比较合适。

  2.反对,就是上下联一正一反,具有对照、映衬的效果,使主题表现得更为鲜明、深刻。杭州西湖岳王庙有一副联,用的是反对形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盛赞岳飞父子的忠贞,义烈;下联痛斥秦桧夫妇的阴险、毒辣。“有幸”对“无辜”、“忠骨”对“佞臣”两组反义词相对。

  3.串对,又称流水对,就是上下联所描写的事物意思顺承而连贯,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如同复句一样,构成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等复合关系。例如:

  连贯型

  寒就梅花传腊去;暖随燕子报春来。

  寒去暖回,构成时序上递连贯。

  因果型

  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少时虚度光阴,不肯勤学,老来悔恨已迟,形成因果关系。

  (四)几种特殊形式的对联

  1、嵌字对:联中嵌入有关地名、人名、店名、事物名等,格式有十三种。

  (1)鹤顶格,即嵌入上下联第一字,如肖公远赠程艳(砚)秋联:

  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

  (2)燕颔格,即嵌入上下联第二字,如咏桂林联:

  丹桂虬枝欺鬼斧,琼林洞府仗神工。

  (3)鸳肩格,即嵌入上下联第三字,如咏桂林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