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但当前新课改形势下的作业布置仍旧沿用应试教育课堂下的模式,大量机械地抄写、作业形式单一化、作业设计一刀切等情况依旧存在。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本课题从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出发,提出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改变方式,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搜集资料式作业。2、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设计自主体验式作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界定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将近十年,十年来,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当前的现实。尽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一提再提,但是结果却不容乐观。据了解,当前新课改下的作业布置仍旧沿用应试教育课堂下的模式,大量机械地抄写、作业形式单一化、作业设计一刀切等情况依旧存在。大多数学生依然背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过着应试教育的生活,肩上的作业负担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解决。
课题界定为“提高小学生作业有效性”,本人长期工作在小学教学第一线,对小学生的作业情况比较了解。今年我继续担任六年级语文及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学科的学习特点就是要进行大量的抄写及背诵。教学实践中,作业是学生巩固、运用、检查和评比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有教育以来就有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有很多老师新课教授完之后布置的作业就是抄写,少则三遍,多则五遍,甚至十遍。面对这样的作业,教师和家长对作业关注更多的是学生作业做了没有,而并不太关注学生是如何做的。据调查,学生在完成此类作业时往往带有抵触情绪,尤其是重复次数频繁时,有的作业书写潦草,有的作业涂抹现象严重,有的作业故意漏写,有的练习册作业随意乱写,只要将空填满就算交差,更有甚者干脆不做作业。作业量大、效果差,作业成了强制的活动、机械重复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怕留作业”、“抵制作业”的恶果。这样的作业,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只求“完成”而已,教师为巩固知识而布置作业的目的也就落空了。
留作业一直是教师的行为,可是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可能有些作业对一些优等生来说是浪费时间,也可能有些作业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在浪费时间。这不仅让学生不喜欢做作业,同时也失去了做作业的价值。因此教师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不动脑筋的机械重复,必须深入研究,增强创造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目的性,真正让学生达到回家作业少,学习成绩一样好的目的。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数学而不做数学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学生通过作业,对所学提供适当的运用和练习,既可有效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促使相应技能或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或熟练,相应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升华。对于教师来说,作业是对教与学的有效反馈,可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提供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