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贵在有“我” 第3页

 有些散文是厚重的,需要读者深层次的体验,诚如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展现一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这个古园鼓励了身残但志坚的作者。这只是对文本机械的理解,并没达到深层次的思考再创作。作为相对有丰富人生经验的教师应该有着比较成熟的体验过程。作品中的“我”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双腿突然瘫痪了,但“我”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苦难而不能自拔。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徜徉于地坛,在它的老树下荒草边或颓墙旁,静静地思考生与死、写作的意义以及人类的困境等问题。经过长年的冥思苦想,我终于感悟到:人类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着三重困境:一是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无法与他人真正沟通,这就意味着孤独;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二是人生来就有欲望,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对欲望的需求,这就注定了人的痛苦状态;三是人生来就不想死,可是人一生下来就必须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这就意味着恐惧。不过,人类的困境然是一种宿命的存在,个体无法知道也没法反抗这种“宿命”,但人靠母爱,靠爱情,靠对生命过程的追求和智慧的感悟,是可以“识破”命运的机心,并使人类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不仅如此,史铁生还通过对“差别”和“欲望”的思考,得出 了如下的结论: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卑下,善良与崇高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徳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史铁生以对人性的洞察和至囿至慈的宽容,对苦难做出了一种迥异于世俗的理解:他发现了苦难也是财富,虚空即是实在,而生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选择,需要承担责任与义务。他由个人的严酷命运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的思考,于是,他的散文便超越了一己的悲欢,具有一种阔大的精神境界和人性内涵。

  这样的解读才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解读。教师要教学生,需自己先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见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教师进行文本的解读,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引领者。

   三、学中有“我”

  教师对文本的研习是二度创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获得自己对文本新的体会,也就是对文本的三度创作。阅读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性阅读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体察自我的能力。学生阅读文本时要进入文章的情境并根据已有的经历经验来创设新的情境理解文本。《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最悲哀的阅读是臣服于他人的解读,吞咽着别人咀嚼过的文字的麻木。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虽然它十分脆弱,甚至一滴水就能将他折断。但因其会思想,会追问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存在,所以脆弱如芦苇的人才获得了做人的价值和尊严,才得以超越琐屑与平庸,翱翔于壮阔的精神天宇之中,并使生命变得强健有力,发出人性的迷人光泽。学生散文的美在于进入文本的哲思而非跳出文本的麻木接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