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亲情观的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亲情观的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
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亲情,是人类最根本的感情,也是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的感情。亲情是以一种爱,一种无私与博大的爱来维持的,也是靠血系来维持的。亲情在几乎所有人的感情比例中都占有第一位的比例,因为它是和我们最亲密的人的一种无法割裂的一种情感。大学生,作为一个家庭的孩子,而且是一个远在异乡的正在为未来奋斗的孩子,更肩负着维持亲情的重任。特别是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们。而现在,80后和90后大都已迈入了大学的校园,只剩下父母两个人在家。而且年龄大的人更加需要身边的人的陪伴。所以,大学生的亲情观既是一个社会问题,网学网真垃圾,全是抄其它论文网也是提个关乎人性的道德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影响大学生亲情观的最主要的因素有哪些
(二)大学生近几年的亲情观的状况
(三)在帮助大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亲情观的对策方面社会各方面应如何去做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现有文献来借鉴他人的学术成果,同时到现实当中获取调查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做到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引用规范,论证充分。要围绕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社会调查,详尽地把握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取证,数据要真实可靠,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注意论文的逻辑性,语言通顺,选题及论述要具有现实意义,对现实生活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0年3月1日
完成论文日期 2010年5月15日
大学生亲情观的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数量的年年曾多以及80后,特别是90后迈入大学的门槛以后,大学生在感情、道的等方面表现出了许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大学生肩负着更高的历史责任。因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备受人们的关注。大学生的亲情观在大学生的素质中显得尤为重要。亲情观彰显着大学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随着步入社会演变成为社会责任感。本文就影响大学生的亲情观的因素、大学生亲情观的现状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做一下论述。
【关键词】亲情观 大学生 父母 学校 社会
贴在南京大学逸夫馆楼公告栏,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辛酸父亲的信”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至今应该对这封信的内容还有印象。确实,“辛酸父亲的信”不能不读,读了就要读深,读透,读懂,读出感情,读出真情,读出责任。
“家有大学生”曾经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但在这封信中,做大学生的儿子让父母十分失望——催款信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工整清晰;谈恋爱后,言辞急迫、语调诚恳的催款信一封又一封;家中生活窘迫,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为要钱甚至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就引发了我对于当代大学生亲情的思考。试探一下对大学生亲情观的看法。
(一)大学生亲情观出现偏差的原因
大学生亲情观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包括更多的方面,主要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风气的原因。
1)个人原因
全国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达到570万人和42.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738.8万人,研究生110.5万人.。并不是每个人的亲情观都有偏差。看一下身边的同学及舍友,他们也是经常打电话回家问父母安康,问弟弟妹妹的学习情况,问其他亲人的工作状况等等。不能说他们的亲情观有偏差。但是身边也不乏只有没钱时才想起父母来的同学,或者是带够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中间不再打电话回家的同学。曾经我就和一名我校的09级女生聊起家里的情况。她说:“我好久没打电话回家了。不过,我的钱快用光了,得打电话管妈妈要了。”她的话让我很同情他的父母。更让我觉得难受的是,她还在抱怨自己的妈妈:“每次给的钱都不够用的,而且每次都给那么点,都不够我用的!”与她的交谈中,了解到,她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从小就接受这笔别人更多的爱也就更应该把自己多一份的爱给父母。
其次,随着年级的曾大,大学生对家的依恋也在减少。“每到放假,就有一些同学来问,澡堂几点关门呀,水房还开不开呀。有的学生回家回得特晚,过年前几天才走呢。”中国人民大学宿舍楼的一位楼管员说,这些留守学生大多是高年级的,新生一般都一放假就回家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学老师周军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走过“心理断乳期”,对家庭的依恋感较强,而高年级的学生,独立人格得到发展,对大学生活的环境也逐步熟悉,因此对家庭的依恋感会逐渐减少。
2)家庭原因
每个人,不只是大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环境。这个成长环境就来自家庭。家里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主要就是我们的父母。而大学生是一个离家的特殊群体。由于中国计划生育的出现,使我们这一批孩子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在我们离开家后,父母就显得格外孤单。他们就会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就会时不时地想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伴随着就出现了这一种情况:在上课、开会或者做一些其它重要工作时,父母的电话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条件下打了进来。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对父母的电话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就会害怕父母的电话或者短信。由此,也就不会主动的与父母进行联系了。
这就是来自家庭的原因。父母由于过度依恋孩子,在无形中该孩子造成了很大压力。这一原因的出现也是我国一些政策的弊端。而且,随着90后迈入社会,这一现象没有缩减,而是愈演愈烈。
同时,一个孩子的家庭的父母往往给自己的孩子更高的期望值。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校历上,“1月11日”被印成了醒目的红字,这天是放寒假的日子。但半个月过去了,校园并没有冷清下来,宿舍区学生来来往往,吃饭时段的食堂窗口前,也是人头攒动。这样的现象并非中青院独有,包括我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都有不少不愿按时离校的学生。“不想回去,在家也不想去亲戚朋友家串门,他们一见你就是问工作、问考研的事!”天津工业大学大四学生张昊的话,说出了不少准毕业生的心声。
3)社会原因及社会风气
在校院内不难见到这种情况:如果是一位女生由于想家而往家里一天打一个电话或者是哭泣,可能会招来一些同学的议论;如果是一名男同学的话,应该就是一次嘲讽。这种社会风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亲情观。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影响了我们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爱慕虚荣,盲目追求时髦、前卫的生活,尤其是在与周围同学的攀比之下,认为同学有的自己也要有,不甘心落伍,否则就是没“面子”;达不到目的的,要么埋怨自己出生在农村,命不好;要么抱怨自己父母不能给足够的钱供自己消费,或者鄙视父母不能事业有成,而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另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使他们把亲情给遗忘了。调查中,许多学生表明,自己平常主动和家人联系的概率很小,一般都是家长打电话询问近况,嘘寒问暖,而他们常常以学习忙、“一切都好”、没什么话说等等为由很少与家人联系。
(二)大学生亲情观的现状
一份来自南昌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07级480名学生(其中60%学生来自农村,18.6%为独生子女) “大学生亲情观现状调查” 。调查显示,80%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仅10%的学生还保留了和父母写信的习惯;有60%的学生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却有40%左右的学生很长时间才和父母联系一次;有60%多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只有10%的学生会经常给父母礼物;有80%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只有30%的学生把父母列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大多数学生虽然把亲情还是放在第一位,但更多的是深埋于心底、心照不宣。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大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仅仅是一部电话,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回家与亲人团聚,这除了一些学生是因为经济原因或学习任务紧的因素外,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是主动放弃与家人相处的机会,而利用这些时间上网与陌生人聊天、谈恋爱、玩网络游戏、朋友聚会等。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和家人在一起呢?从受调查学生的反馈材料来看,比较集中的回答是因为与父母有代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的对策
根据我对大学生亲情观的了解,试探一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不能仅靠一个家庭、一所学校或者一些人的努力来解决这一个社会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1)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亲情教育,首先就应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据哈佛大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则占80%,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亲情就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观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同品质的人有不同的亲情观,能不能正确的对待亲情、友情是衡量一个人正直与否的试金石。因此,塑造良好人格的教育,应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观念,先让学生理解亲情、感恩以及爱护自己的父母,进而再推广到回报、奉献社会。
2).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机制,共同开展亲情教育 。从上述当代大学生亲情缺失的原因分析来看,学校和家长对加强大学生的亲情感恩观念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当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合互动机制,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可将亲情教育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育与校园生活中去,多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活动,比如:以亲情为主题的大学生家书征文大赛、朗诵比赛、品德小品大赛、亲情手机短信息编辑比赛等,从中使学生能感悟到亲情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再结合家长的进一步关心,真诚的与之沟通交流,并对子女的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对其好的做法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得子女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乐意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再及时的向学校反馈交流情况,从而共同承担起对大学生亲情教育的任务。
3)基于中国现在的情况和现在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建议大学生的父母不要给大学生过多的期望值,一方带来更多心理压力。大学生已经成年,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过于依恋自己孩子的父母不妨尝试一下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说:旅游、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运动锻炼身体等。分散一下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也会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孩子的爱,而不仅仅是父母给孩子爱。
结语
总之,大学生亲情观出现的偏差不是一个偶然,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出现问题并不是可怕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正所谓“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管怎么样,大学生亲情观问题的解决是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孝”的品质,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来的精髓。大学生的品质关系着我国的未来,相信在各个方面的协同努力下,我国的社会风气会有所改变,会出现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1)当代大学生亲情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国论文下载中心-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作者-67gu.com 时间-2009-12-12
2)唐海珍,李国强.当代大学生亲情观调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1
3)论文网 www.lwfree.com 时间 2018-04-25
4)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