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孩子的择校热及对策 第3页

所谓时尚型,则是为赶时髦,心里总认为我把孩子送到知名度高的学校,我能干,我荣耀,我为孩子创设了最佳环境……只要把孩子送进了“名校”就行。心里根本就没有感受孩子在学校暗地里将承受的“缴费生”的压力。一心以为我的孩子能到名校镀金,既显示自己的实力,又可标榜我的孩子。在与人谈吐间虽表面谦逊,内心自豪之情实难抑制,溢于言表。

  所谓攀比型,则是在耳闻目睹了别的孩子择校情景,看到别的家长能拿出大笔钱让孩子就读好的学校,认为自己又不比别人差。于是比缴钱多,比选择的学校好、档次高;哪怕自己倾其所有也不遗余力。更有甚者,完全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心理。

  此外,名校给予孩子全新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像重庆巴蜀中学、重庆八中等特有的全面素质教育模式怎能不深深地吸引当代的独生子女及其家长。再加上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热望都是农村学生择校的催化剂。

  鉴于上述剖析略见一斑。其择校之根源还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要解决此弊,谨建议以下对策。

  对策一,加大农村学校政策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农村薄弱学校的对口扶持力度,引进并消化名校特色,或自创特色以吸引学生。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进一步调动教师进修充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事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师工资收入太低,一位二十来年教龄的小学高级教师月薪——在扣除其它费用后也不过一千三四百元;其它还要低。物价上涨,勉强敷口。进修要钱,哪来节余?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尽职尽责上好每堂课已属难能可贵了。)

  对策二,加大政策宏观调空力度,七——九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收取择校费。如此一来,只收生而无费可收,就堵截了择校源头。

  对策三,在利益分配上切实向农村学校倾斜,以吸引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支教,真正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农村师资力量。

  对策四,切实改进农村学校的管理。建立小班额教学模式,七至九年级班均生员在45人左右;一至六年级班均生员在35人左右。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对策五,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培训与提高,从本质意义上增强并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切实营造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生尊师,师爱生的校园氛围。

  对策六,加大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整合力度。采用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办学模式。即,将一至六年级(小学)与七至九年级(初中)学校合而为一。如今寄宿制学校建设东风为之奠定了基础。如此整合以后,不仅地方政府可以集中财力投入,还可以让学校形成并发挥规模效应。

  以上不周见解,望广大同仁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上一页  [1] [2] [3]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