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跨文化、全球的维度融入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中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拓宽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近年来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输出教育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外国优质的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也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2)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创造了良机。在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外派留学生人数的同时,我国的高校也走出国门,在海外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和专业,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3)推动了我国高校的现代化改革。近十儿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向国外派遣了数以万计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他们学成回国,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科技知识,也带来了根据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来改革高校、招生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动力,带来了现代教学管理观念、模式及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质量评估方法和考试模式。他们中有些人成为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直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2.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近年来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的信息化环境也越来越优越,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资金的有力支持,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另外,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环境也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探究领域和发展空间。因此,高校要根据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构建有效的教学、学术交流与专业发展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素质。

  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以网络协作学习和协同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教师合作发展联盟,通过在校园网上开展一系列的专业发展活动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专业发展。如实现网上同伴互评系统、网络化的协作系统、网络化的小组辩论系统、网络化的成果汇报系统等,否则难以实现其特定的发展目标。

  其次,高校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帮助教师提高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与自我提高的能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不断地学习与研究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及自身进行评价与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活动、自我价值感、职业意识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实现教师的反思性专业发展。

  3.试论三型校园理论的内涵、关系及启示。

   三型校园理论中所说的“三型”包括“文化型校园”、“关爱型校园”与“节约型校园”。文化型校园指的就是以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为大学核心精神和理念的文化校园。关爱型校园指的是以关爱、感恩等传统美德为基础,把校园主体培养成具有敬畏生命和关怀他人等关爱意识的和谐校园。节约型校园则是指以勤俭和节约等传统美德为基础,把校园主体培养成具有节俭意识的环保校园。

  “三型校园”理论强调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懂得各门类的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还具有关爱精神和节约意识等各种美德;他们不仅仅是掌握专门技术的专家,也是具有人文修养的社会主体。

  三型校园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型校园理论打破了对“校园文化”的传统理解方式;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单一的模式;把教育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功能、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以及求真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培养全面的人才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育人平台;引领了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和价值的走向,因为“三型校园”理论中所说的三型校园建设实质是社会整体建设的一个缩影。

   4.试析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三种教学制度并存,即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

  (2)、由于实行的是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制度。

  (3)、 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

  (4)、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置极少,各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发生联系,文理分家、理工分家、专业与课程的面较窄。

  2、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

  (1)、课程理论研究不够 。表现在:高校课程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借鉴引进多,吸收转化少;缺乏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思想准备;分科课程论受到挑战。

  (2)、选修课不足,必修课偏多。

  (3)、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

  (4)、基础学科课程内容陈旧,教材更新缓慢 。表现在:(1)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①吸收反映现代新科技知识太少。 ②基础课程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2)课程内容缺乏直观性。①重理论,轻实际。②重文字,少图示。(3)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部分内容重复 ①与中学课程重复。 ②高校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③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4)教材更新缓慢

  第二次提交作业-----2010年题

  1.试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趋向。

  (一)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本位。

  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终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极目标是为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倡导教学制度改革设计优先保证个体之间的平等,坚持“以学生个体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主张课程与生活世界要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力求革除单一的课程体系目标、僵化的教学结构、机械式灌输的教学模式。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强调基础性。

  倡导“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培养理念,全面调整本科课程体系和学分结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学科交叉。

  (三)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大众化。

  今后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要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走向各种职业岗位。

  (四)教育教学模式重视信息化。

  大学的教学信息传递、教学内容贮存和教学过程组织越练越数字化,那么就应该逐渐向依托信息技术的、多种形式共存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

  (五)教学系统革新注重国际化。

  一是寻求教学内容国际化;二是寻求教学方式国际化;三是寻求教学管理国际化;

  2.谈谈您对高等学校就业制度改革未来发展问题的认识?

  (一)鼓励大学生主动到偏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

  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真正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激发大学毕业生到特定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积极性。要让大学生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此外,以法律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确保政策制度化、体系化,确保受益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高校应当将创业教育融入常规课程,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创业教育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培养创业素质的目标来安排,教育方式要有针对性。努力营造校园创业教育的氛国与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