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科学课后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
开展小学科学课后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
浦阳桃源小学 高莹燕 【前言】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在一个个充满乐趣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会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不少科学知识。
【关键词】 激趣 可行 指导 评价 展示
【案例分析】
我在上《分离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学生从加水让没有完全溶解的食盐溶解到经过加热让盐与水分离,他们经历了食盐从颗粒状到溶解再到颗粒再次重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提炼食盐真正体验到了晒海盐的经过。课结束时,正想把盐收回,一个学生突然提了一个问题“老师,这个盐我们能带回去研究吗?”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学生自己经过实验而取得的实验成果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带回家继续研究?于是,我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我们各小组的实验成果可以各自带回家,但我有要求,要继续观察食盐,尤其是将它与家里的食盐进行比较。”学生们可高兴了,马上将他们的实验成果“打包”了。
由此我想,如果科学探究只在40分钟的课堂上进行,那教学无疑是失败的;而我们将课堂带入了家庭或者社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究科学的奥秘,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一、开展课后探究活动的价值
我们知道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我们的科学教学应当是多元的,多样的,科学教学活动不只局限在课堂教学时间里,要把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出课堂,走向更大、更远的学习空间。开展课后探究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法的延伸,而且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摆脱课堂上教学材料单一的束缚,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研究。这样的探究对于学生而言既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多数内容不仅具有科学技能、科学知识待方面知识还包括了情感太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综合素养。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科学探究的本质得到了充分体验,促进了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形成。科学教学就应该以课堂探究为前奏,以课后探究为后续,开展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的延伸活动,把课内课后当作一个完整的课来作通盘考虑,重视课内外的协调发展、有机整合,把“课后”的内容有力的融入科学课程中来。
二、开展课后探究活动的现状分析
【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一些培训活动的观摩课、研究课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执教老师在课堂拓展环节,为了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喜欢说:“这个问题,请大家课外再去研究一下!”或“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回去以后可以研究一下。”
看似课内活动延伸到了课外,可是,实际是不是真的如我们所愿,学生在课后研究了吗?如果真的去研究了,方法是否科学呢?
如果我们能跟踪一下,我想真正去开展研究的学生不会很多,因为缺乏指导;再加上培训活动中的许多老师是借班上课,学生课后的研究更变成了空话,因为缺乏了反馈。
科学延伸到课后,这既是科学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有效抓手,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小学科学课后探究活动”的设计呢?
【实践研究】
这是教育教学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只是把问题留给学生,而没有进一步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和策略,这种简单的设计,往往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只剩下一小部分特别感兴趣的同学会去尝试,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这样的尝试效果也不理想,到最后这部分学生也会选择放弃。
那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使课后的学生研究活动变得真实有效呢?
【分析原因】
(一)学生畏难情绪
1、学生对科学课后活动不感兴趣。
学生对课后探究活动没有的兴趣,怎么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加上教师对于课后探究的内容,往往很少精心处理。一般是简单的布置给学生,也不给予辅导,学生能完成更好,完不成也无所谓,结果活动没法进行。
2、学生的科学课后探究重要性的意识差。受其父母影响,只需学好语数英,科学不重要,何况是课后探究活动。
3、操作步骤多,学生不愿意。
今年开学初,四年级上册科学有一课《温度与气温》。我当时布置学生去测量一周早中晚的气温,还要求他们自己画好表格,做好记录。结果,一周以后,只有个别学生完成了。把学生叫来一问,有的说忘记了,有的低着头不说话。再进一步问,有一个胆子大点的学生说,要画表格,要天天去测量,还要记录,麻烦。没有想到,竟然有几个学生点点头。
4、课后探究操作方法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