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的原因浅析 第2页

  其次,缺乏丰富的智力生活也是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我们应当经常关心的是: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想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的话,那就无论如何不能用学校常用的那些方法来局限儿童的智力生活,即一味地要求他识记、背诵和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把知识再现出来。”《给教师的建议》54条)“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给教师的建议》55条)然而,孩子入学以后,为了追求分数,老师更多地是要求孩子识记、背诵和再现知识,而没有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一年来,孩子只学过六首歌,每学期三首。画过几次画,一般是在孩子完成课堂作业尚未下课无事可干时。没有专门的自由的课外阅读课。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室,只是每个学期发几本《中外童话》。没有游戏课,手工课。从未到大自然参观过,当然这也不现实,每个班七八十人,老师出于安全不敢带孩子出门。他们每天的安排基本都是这样:半天上语文,半天上数学。课堂内的时间基本在教材上消耗。孩子放学后的时间(上午11点半放学,下午4点半放学)要完成家庭作业,一般需要1小时。孩子的自由时间很少,没有时间与同伴娱乐,没有时间来满足出于兴趣和爱好的阅读,没有时间去大自然这个思维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绝不允许在刚刚上完几节课以后,就让学生接连几小时地坐在那里读教科书和做练习。而在高年级,学生经常在下半天还是3、4个甚至5、6个小时地从事着和课堂上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每天10至12个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讲、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将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淡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得一个人只有学习,却没有智力生活。”(《给教师的建议》25条)我的孩子虽然没有每天10至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讲、思考、记忆、回想、再现,然而对他这样的低龄学童而言一天花这么多时间学习教科书,确实也已是精疲力竭,对学习产生厌倦感是很容易的。总之缺乏丰富的智力生活是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作业布置不合理也是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的作业量大,但大多是简单的重复性的训练,而缺乏真正的智力挑战。孩子每个学期除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外,还要完成3套(语数各一本为一套)习题集,与教材配套来的1套,另外两套是要按老师要求自费到指定书店买的。这样,孩子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家庭作业。这些习题集因为都是商业性质的,所以质量差,重复性的内容多。孩子在做到重复出现的题目时常常抱怨,为什么同样的题目要反复做。每到考试前夕,为了让全班考好,语文老师会要求将全书的生词表重复抄写好几遍,数学则几乎每天都有模拟考试。(据说这样挺有效,事实也是这样,经过强化复习后,每个班的各科平均分都达到90多分,接近满分,看起来真不错。)每到这时,孩子对作业会相当地厌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始终感到对知识的渴求,为了使学习愿望成为他们并不轻松的脑力劳动的主要动力,我们必须关心整个学校教学的这一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儿童的脑力劳动对象既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有适当的难度。只有在脑力劳动对儿童的力量进行一定的考验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儿童具有一个‘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儿童胜利地经受了这种考验,怀着自豪而欢乐的心情回顾走过的道路,能够对自己说:‘这是我找到的。这是我发现的。’”(《给教师的建议》54条)应当为孩子布置的作业,既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又是具有适当难度的,只有这样,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了作业,孩子体验到“‘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孩子才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他会要求更多的劳动来体验这种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相反的,缺乏一定的智力挑战,孩子就不能体验到“‘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就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到厌倦,觉得这没有意义。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让孩子热爱学习,重新燃起渴求知识的火花呢?

  首先必须改变对知识的观念,掌握知识,绝不意味着只是对知识的识记,保持,再现,而首先是运用知识。“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给教师的建议》7条)应当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给教师的建议》7条)怎样才能实际地做到这一点呢?“在小学里,从教学一开始,词就成为儿童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更确切地说,这就是通过思维和词而表达和反映出来的周围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以其越来越多的、在儿童入学以前所不了解的新方面展现在他的面前。儿童借助观察、借助生动的直观、借助词而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最初的、也许是最宽大的步伐。如果你不愿意使知识变成僵死的、不能活动的重物,以免它阻碍儿童在认识的阶梯上继续前进,那么你就要使词成为儿童创作的工具之一。”(《给教师的建议》51条)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占据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和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极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细微差别。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孩子自己去获取知识的活动。具体怎么做呢?教学的第一步,即备课时,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教师要善于从这些地方引起疑问。当学生的意识里已经产生了疑问,就要进教学的第二步,从学生原来已经获得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挑选出回答这个问题所必需的知识。这种挑选、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答不懂的、不清楚的东西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交集点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协助他解决问题。总之,在整个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疑问,运用知识解决疑问获得新知,这样知识就不会是死的堆积,而是进入了周转,成为了孩子学习和思考的工具。孩子利用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他们就能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给教师的建议》21条)

  其次,要保证孩子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在课堂上要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阅读、数学、写字应该与图画、游戏、音乐等结合起来。这种多样形式的课能渗透孩子多方面的智力生活。另外,要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按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下半天都应该让孩子自由支配),这是保证孩子有丰富的智力生活的前提条件。这些时间应该用来观察大自然、阅读和参加各种学科兴趣小组。应当让他们去大自然这个思维的源泉去发现和思考,让大自然去滋养儿童的思想。“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给教师的建议》21条)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儿童对于从周围世界里以及日后从他本身里所揭示出来的东西的强烈兴趣,是他渴望知识、追求认识真理的志向的源泉。还应当让孩子们去阅读,读一些有趣的书,这种阅读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给教师的建议》第21条)总之,孩子的智力生活越丰富,孩子的智力兴趣就会越广,孩子就会越爱好学习。

  第三,作业布置要适量,切不可将孩子的课余时间全部消耗在其上。家庭作业不应该是课堂作业的重复和延伸,而应该是知识的加深、扩充。最重要的,不管什么作业,都要达到这一要求:既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又是具有一定的智力挑战的。因为只有在脑力劳动对儿童的力量进行一定的考验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儿童具有一个‘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而“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给教师的建议》第86条)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