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禅意艺术

论日本禅意艺术
摘要日本的艺术设计深受禅宗影响。日本设计师追求美感、讲究艺术情趣,设计作品既简朴又繁复,既严肃又怪诞。他们通过对传统东方思维方式(禅宗)的深入理解来感受和表现作品,创造了独特的视觉语言以超越惯常形式符号,将设计艺术从表面的视觉感知,深入到心灵的纵深疆域。更以“自然、空灵、沉静、朴素”的禅宗美学观为基础,追求艺术设计中的优美与宁静,丰富了设计语言表现的感染力,开阔了设计角度的观照视野。

  关键词:日本 艺术设计 禅意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说到禅宗美学设计,自然会想到日本的艺术设计。日本的艺术设计是在禅宗美学的启发下,将禅宗思想纳入到现代设计之中,并将其意识升华,以此来寻求形式上的突破,进而使作品充满了“优雅、朴素”的精神内涵。日本设计师对天然材料的完美利用,正是对“崇尚自然”禅宗理念的最好诠释。

  一 日本艺术设计的特点

  艺术设计在日本文化中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们常以一种传统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内容,有时借助于鲜明的民族传统视觉符号,有时又在艺术表现上似乎不含任何传统。它们超越了对视觉符号表面的形式关注,认为美也存在于非具象的事物中,将人对视觉的通常解读由表及里,深入到心灵的感知。同时对传统的造型进行简化,以一种现代的思维方式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出适用于当代的智慧。以“空灵、虚无”的禅宗美学观为基础,追求艺术中的优美和宁静,丰富了设计的视觉语言,开阔了设计的视野。如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五十岚威畅的产品设计、三宅一生的服装设计、佐藤晃一的平面设计,都可以让观赏者从其作品中感受到一种“静、虚、空灵”的禅宗美学境界。

  在日本设计美学思想中,设计之道遵循自然之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设计创作源于对自然生命的感受;其二,设计创作不矫饰、不夸张做作、不违背自然事物的状态以及人的自然天性和情感。而禅宗的自然观,符合日本本土尊崇自然的思想,加上日本民族坚守俭朴的生活方式,与禅宗简朴的审美趣味相合,禅宗影响着日本人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日本的禅来自于我国,但演变至今却发展出不同的风貌,“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艺术和联想艺术。特别是在园林、建筑、室内设计、书道、茶道、花道等等中积累下来的审美格调和艺术品味,已成为日本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是日本设计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后者的性格和文化也就是禅。正如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所说:“禅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

  禅宗使日本美学呈现出幽深、玄奥、清淡、静谧和伤感的特征,倡导在凝神静察中展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眷恋,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工艺文化与设计风格在日本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这种自然观与美学态度对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乔治·萨肖姆在《日本文化史略》中所言:“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微妙而广泛的,它已成为文化的精髓。”

  二 禅宗美学在园林设计上的体现

  在禅宗美学的影响下,造园家与僧人融禅宗思想于园林创作中,将园林的审美体验与诗画的审美体验相融合,“画境”、“诗境”上升为“意境”。日本造园者不是复制自然,而是把自然作为一种原材料,从中获得灵感并利用想象来造园。日本最有特色的古典园林代表是枯山水庭园。

  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尝试使用一些静止、不变的元素,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这实际上可称为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园林。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