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训练方法的研究 第2页


  课前三分钟活动的研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达到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此项研究在我们学校各个年级均有开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短短的课前三分钟训练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简单和容易的,操作中要有明确的目标,阶段性的训练任务。不同的学段训练侧重点不同,训练方式、方法也各有差异,而此次的小课题研究我们则主要致力于小学高段语文课前三分钟的教学实践中去发现、研究、探讨、总结出课前三分钟有效训练的方法,使课前三分钟在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体现出它的实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探寻课前三分钟训练方法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生本原则需要。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体,学生的主动活动性应贯穿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课前三分钟训练活动,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二)实践原则需要。新课程改革中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和“选择性”。语文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课前三分钟活动,针对一个专题一个训练点,学生查阅资料,充分准备,参与评价,心、口、手、脑并用,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涵养的一次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激励原则需要。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在全班同学评价、评比的过程中,使参与者对下一次活动有了更强烈的期待,对“听众”而言,激发了他们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使语文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我们先让课前三分钟活起来,使之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同时把它作为一种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窍门或者叫切入点,把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结合起来,张扬学生个性,开放学生的心灵,让课前三分钟成为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视野的大舞台。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寻课前三分钟活动有效的训练的方法,并在语文课前坚持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养成学生收集课外资料的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让课前三分钟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尽快地使其进入学习状态;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最终通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