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咨询论文
团体心理咨询论文
团体心理咨询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支持,一个好的团体心理咨询应当建立在比较完备的的理论基础上,也需要心理学理论提供强大的支撑作用,在本篇论文中,我将精神分析学说的防御机制理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观点;认知理论;行为治疗理论是怎么样具体运用到实际中的进行讲述并结合团体方案进行阐述。
防御机制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从自我的无意识过程研究个体如何应对外界压力,认为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时会不自主地运用否认、压抑、分离等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改变现实的感知,从而调节情绪,维护理性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客观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我们的成员面对就业压力也采取一些防御机制,我们将会对这些应压机制进行分析与引导。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会经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冲突,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自我主观感受和意识。我们的成员是应届毕业生刚走上社会,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还没有完全整一,对于工作也是高不成低不就,也来给自己做一个合理的定位,我们的团体辅导将会让他们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认知理论
ABC合理情绪疗法,诱发事件导致认知和信念,然而引发情绪和行为反映和结果。那么不合理的信念或认知,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和不正确的行为,我们的团体活动会去探讨成员的认知观念,从而纠正不合理认知,促进行为的合理化。
行为治疗理论
行为治疗本身具有独特的理论,见解和特殊的治疗方法,他在短暂时间内是很有成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在每次活动的开始阶段都会比较轻松的音乐,让他们心情放松,营造温馨良好的氛围,我们领导者会在最后阶段,教会成员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很好的调整自己。
某团体设计方案如下:
单元
单元目标
活动流程及内容
初 相
始 互
阶 认
段 识
1、创造温馨的团体气氛
2、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
3、订立团体契约
1、播放音乐——《春》
2、热身活动——猜猜我是谁
3、团体的基本情况介绍(目标、性质、规则)
4、共同协商并签订契约
5、结束
过 心
渡 情
阶 释
段 放
1、创造温馨的团体气氛
2、引出压力,加强团体凝聚力
3、促进组员相互交流与分享压力
4、分析压力的来源
1、播放音乐——《彩云追月》
2、热身活动——缩小包围圈
3、主要活动——脑力激荡
4、安排家庭作业
5、结束
正 认
式 识
阶 压
段 力
1、创造温馨的团体气氛
2、认识压力反映
3、认识压力带来的影响
1、播放音乐——《水上音乐》
2、热身运动——踩气球
3、主要活动——压力在线
4、告诉下次将结束团体
5、结束
结 压
束 力
阶 共
段 处
1、创造温馨的团体气氛
2、分析组员应对压力的方式
3、学会如何应对压力
4、介绍一些正确疏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方式
1、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
2、热身活动——吼出来
3、主要活动——头脑风暴
4、结束活动——真情大告白
5、安全结束团体
在上述每一阶段当中,活动中都会有播放音乐,这是在运用行为治疗理论来让大家彼此放松,创造一个良好的相互认识的氛围,已达到进一步互相交流的作用,精神分析学说的防御机制理论在该活动中也恰当的运用到了其中,在团体活动开始前,团体成员互相不认识,彼此对大家有着防御心理,此时,团体领导者就要针对于此进行处理。
在过渡阶段,我们采用ABC合理情绪疗法,让团土成员将内心不合理的情绪倾诉出来让团体成员互相探讨,由此产生的不合理认知将得到改善。
在正式阶段和结束阶段,运用行为治疗理论对团体成员进行治疗,介绍一些相关的放松方法以及将内心的压力喊出来,释放出来,行为治疗理论在团体方案中的实际运用。
从实际团体活动中来看心理学理论的运用:
第一单元
活动
猜猜我是谁
成员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由于组员初次见面,相互不认识,比起一般的自我介绍这一活动能够较好地让大家相互熟悉
单元目标
具体目标
1、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
2、团体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
3、团体成员对他人的分享作有效的反馈
1、通过猜成员背后的名字认识并初步了解对方
2、团体成员一起分享活动过程及活动效果
3、团体成员就上述分享作出反馈
卡片
贴纸
笔
创造好的团体气氛,
引导式言语、
尊重沟通
1、活动钱准备成员的卡片贴纸
2、介绍活动基本情况。
3、给成员发一张名片贴纸,
要求成员讲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4、领导者收集所有名片贴纸,打扰次序,随机贴在成员背后,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名字
5、游戏开始每个人必须去问别的成员任何是不是的问题,来猜他们背后是卡片上的名字
6、成员相互分享游戏
在上述单元中的活动安排中,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各活动当中,具体运用情况以及在实际当中的解决过程。
十八、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樊富珉.《团体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