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个人心理成长报告
心理咨询师个人心理成长报告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不尽相同,何谓成熟?以我不长也不短的生活经历来说,是对走过的每一步时时反思之后的顿悟。
大学毕业后,怀着年轻人的满腔热情来到学校,希望通过一番自我奋斗,教育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生。当我认认真真的教书育人时,却发现老师之间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如监考尺度有宽严、教学态度有高下等,学生又极易扑捉到这样的信息而钻空子。困惑中我不得不感叹,人才的培养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单凭我个人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这一结论曾让我难以接受,因为接受就意味着对原来的我彻底否定,否定自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一过程持续了将近两年之久。最终是事实和时间使我明白: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无论大小对社会对他人都有用武之地,不能因为能力小而妄自菲薄,能力的发挥必须与身处环境相适应,否则再大的能力也空无用处。认识到这一点时,我已在教学岗位上度过里6年。也就是从这时起,我才意识到我可以算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了。
意识上的转变使我顿时轻松不少,原来的理想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把未来的理想当作现在可以实现的理想。当把大目标变为小目标,尽我所能做好每一天应该做的事的时候,我一步一步又接近了未来的理想。思想的这一变化也许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解决了“自我同一性”问题。
凡事无大小,认真去做,就会对他人有用,对自己有益是我的座右铭。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我一定会选择“认真”二字。如果还可以继续选择的话,我的答案依次是宽容、执著、自信、善良。我想认真、宽容、执著、自信、善良的人格特点也是心理咨询师最为需要的品质,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至少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凡是人总会有缺点,我也不例外。我认为自己有时会把上述的人格特点发挥到对立面上,比如办事过于认真便有“刻板”嫌疑,最直接的后果是浪费时间;对人总是宽容,久而久之在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想也不想的放弃原则;执著和固执之间只有一墙之隔,我往往开始是执著,慢慢就变成了固执;为人善良是好事,但我却把善良用到最后变成了轻信他人,使自己吃了不少亏。多年来形成的这些不好习惯恐怕一时还难以完全改掉,因此我会时时提醒自己在从事心理咨询时,尽量避免这些习惯在咨询时出现。人们对我的批评意见大致与我的自我评价相同,不同是他们认为我做事缺乏魄力,当断不断。我承认有这种情况存在。
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实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坚信与人为善,从好的方面看待他人。小说《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大意是不管出身多么不同,在上帝面前人格是相同的。我不信上帝,也不信其他任何宗教,但我坚信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尊严,尽管他身上可能存在着种种你最厌恶的不足与缺陷,但作为个体的人与你是平等的,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要尊重他,这是你无法选择的。我想这一点有助于我与来访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于开展咨询工作。
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以感恩的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个人的努力、父母的培养、学校的教育。虽然现在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大学期间积累起来的各方面的知识现在依然让我受用不浅,更主要的是大学让我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大学让我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懂得了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想,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来访者都会是与众不同,因而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有备无患。我已有的经历提示我做心理咨询师尤其应该不断学习。
二、职业行为分析
我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源于我的教学过程。最初我讲近代史,自然会涉及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学生经常问我某个人物之所以成功,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起作用的主观原因是什么?童年经历以及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为什么同样经历的人中只有他一人脱颖而出?当时我感到很难只从史学角度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需要借助别的学科帮忙解答。
做辅导员时,也经常会有学生向我诉说个人情感遭遇坎坷不知该如何是好,宿舍中有脾气古怪的同学不知怎样相处等问题,我除了表示同情外,也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直到1999年,学校因工作需要,派我到北京大学短期进修心理学课程,通过学习我感到也许可以尝试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返校后,面对只有20多学时的心理学课程,我发现这只够按照教学大纲讲授基础知识,不能解学生心理的“燃眉之急”,只有心理咨询才可能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实际效果。于是,我开始把心理咨询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