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体育教育的现状
体育课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是否公道,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成教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就大学本、专科生和成教生自身特点而言,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本科生大多在大一至大三开设体育课,年龄集中在18-22岁,专课生一般在大一至大二开设体育课,年龄集中在18-21岁间。这部分学生大都由高中直接进进大学;而成教生年龄跨度较大,从20-40岁不等,多数学生是参加工作后考进大学。因此,大学本科或专课教育。
从生理上来讲,成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和感知觉有下降的趋势,身体各部分僵硬。那些大运动量、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对那些大龄人来说不是增强体质,而是对身体的摧残,对他们来说上体育课是非常头痛的题目。
从心理上来讲,有的人记忆力开始减退,但是思维判定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意志坚韧并且有较强的自制力。但是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不愿意运动的心理占据上风,总以为体育课还是老一套,不过是在操场上跑、跳、投,又脏又累,还学不到一点知识,不如有空坐下来多看些书。而且大部分成教生上学时都抱有为了提升、得到高学历、进步某方面的专业知识等等不同的目的,表现出单一的学习实用性,目的是进步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能顺利拿到文凭才是关键,其他的都不重要。
很多成人高校的课程教学计划缺乏弹性,不能及时因教师的需要而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教学时间上也缺乏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脱产、半脱产或不脱产在职学习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模式,这样就给大部分成人学生造成了困扰。
理论课不受重视。我国课程的理论课教学时数少,理论部分只占12%,课程内容过于夸大学科本位,项目太多和缺乏整合,健康教育与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健康教育只偏重于生理、心理知识内容的灌输。而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校保健,运动损伤的处理和身体运动的自我感觉监视等内容,涉及心理、性、情感、家庭、社会、环境及行为改变技巧等的内容有所欠缺。而很多成教生都已经参加了工作和成家立业,扮演的社会角色较普高生复杂,面临的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较大,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对这方面知识的需要比较迫切。
2课堂组织结构与教法
课堂组织依旧是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偏重于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不分男女生、不管你学过没有、不论你的年龄大小,同一授课内容。这样不但得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对部分学生身体是有害处的,这就轻易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生畏,甚至讨厌上体育课。
传统的教学中一直遵循的是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温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课外作业。还是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三步曲,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个宗旨,学生只能被动的练习,抹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感到厌倦,出现了:课上不爱练习篮球的学生,课外却在球场上打的热火朝天等情况。同时“一律化”、“齐步走”轻易造成素质好、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素质差、基础差的学生“不消化”的现象,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倦并阔别。
教学方法还是注进式或填鸭式,忽视了本体和学生的主题体作用,忽视了学生爱好和能力的培养及个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
在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很少引进目前流行的开放式教学手段,缺乏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远程教学等手段流于形式。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还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技术课教学也多以授课教师先讲解师范,成教生再个体练习的模式,教学缺乏只管性和形象性,使教学变得机械呆板、枯燥乏味,教育手段无法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该将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指导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科学组织下开展教学,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活动起来,而不是重新回到“放羊式”的老路上往。在活动中进行指导和传授,尽可能不割裂学生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其次,结合全民健身运动,简化及娱乐化竞技运动项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步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