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欣赏论文-流浪者之歌
舞蹈欣赏论文-流浪者之歌
09电信学院 刘海森 200930242017 2011.5.24
转眼间又快要到期末了,在我印象中这几个学期我只选修过大学生活规划一门课,对其他人文艺术的课都没有什么了解,这学期我特地选修了《舞蹈欣赏》这门课,很庆幸我被选中了!上了这门课才知道,不同与以往所上的那些专业课程,这门课完全是一门关于艺术、审美,无关应用的一门人文性质的课程。当初就是想选一门“艺术”一些的课程,能够在繁忙的专业功课学习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同时,我也是一个公认的,没有艺术细胞的“大老粗”,正好可以借助这门课学习一些艺术理念,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等等。很开心,这门课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其实有时候休息并不只是睡觉,能够放松心情,卸下包袱,去融入到舞蹈的欢快氛围中往往能够让人更加的心情愉悦,更加充满活力。我觉得有艺术并不要求能歌善舞,懂得欣赏艺术其实显得更加重要,选这门课虽然不能让我如何的懂得去欣赏艺术,可是我还是觉得收获了不少,至少知道了习舞者原来是那么的艰辛与不易;用艺术的眼光去看有点“很黄很暴力”的《黑天鹅》也可以觉察到里面的艺术美;最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原来现代舞也有那么耐人寻味的作品。
记得大一时我们电信学院有一次跟香港的某某现代舞团什么的演出过一次现代舞,我因为没看过什么叫现代舞,出于好奇就去参加观看了,可结果是相当的扫兴,一个词——看不懂!真的不知道它要表现的是什么,几次差点都睡着了,从此我对现代舞的印象很差很差,甚至于排斥,跟 Michael Joseph Jackson的机械舞根本就没法比,即使有可比性也没法比,虽然我算不上“MJ粉”。
可是,自从我在这门选修课上看了《流浪者之歌》后,我对现代舞的看法从心底里发生了改变------原来现代舞也有那么耐人寻味的作品!
至于为什么喜欢,喜欢它哪里我还不是很清楚,可是我已经把它下载下来看过几遍了,在这里我简单说说我觉得好的地方。
图1 僧人
首先就是这个僧人了,开头第一幕看到的就是一个僧人,站在左前方的台上,上面不断地洒下谷物,从他的光头上流泻,在足下堆积。网上查过他,应该就是乔达多·悉达多,就是流浪的修行者。他身后是群舞,有男,有女,着素衣,有的手持棍子,在痛苦中挣扎。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无论是喜是悲,这个僧人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如如不动,是世间变幻的观照。他的忍耐力就足以撼动每一位观众了,反映了平凡的普通的人民对艰辛的忍耐力是惊人的。
图2 瀑布雨
这段是高潮,突然谷物如瀑布(两排)从上方倾泻而下,灯光辉煌了起来,人们在欢呼。谷物这时犹如暴雨,“暴雨”过后,居然有烟(携带在谷物上的灰尘)冉冉升起,整个就是雨过天晴:蓝色天空里飘着白云。(烟是分成上下两层的,感觉不太真实,好像有处理)。黄金稻谷也许成了整个舞剧的精髓,但是我们不仅仅是来看稻谷的,我们要看到稻谷的意味。稻谷是收获的象征,是富裕的象征,但也是沙漠的象征。正应征了佛祖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开始的时候衣衫褴褛的人们在满地的稻谷上挣扎,稻谷从他们的指缝中抓起又漏下,痛苦的人们犹如在沙漠中行进。沙漠的原野,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接下来稻谷还有更多的隐喻。在舞作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僧人在舞台上站了七八十分钟,在他的头顶上方,稻谷源源不断地流泻下来,谢幕时还有一个舞者用20分钟在舞台上画了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圆,我想他们就是对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注脚。
图3 绿枝
绿枝:这一段中的男人们拿着绿色的树枝抽打自己,让我看得触目惊心。随着他们的自我鞭挞,我的内心也在经受着鞭挞。绿色树枝是希望的象征,是谁不让的生命的希望的希望不能发芽,是人自己,既折磨了希望也折磨了自己。此时我心中只有念头:人的不自律才是痛苦的根源。一切都存因果,此消彼长。自我谋取到眼前的那点利益也不过是截了自己的脚补自己的头这样的蠢事。人的自我是就那鞭挞着希望和鞭挞着自己的树枝,就是既不利益自己也不利益众生的痛苦。
图4 火的仪式
“这个舞其实每段都是一个仪式,那么这一段的仪式感就很明显了。”
火,光明之子出现了,这里男女围着火跳舞,我好像出神了,感觉自己好也跳上了舞台和这些舞者在一起祈祷,祭祀。我冥冥中觉得这个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如果真的如斯坦纳说的:想像的生前的反射。我就该相信这些事情也许真的曾经在我身上发生过。
图5耕种者
耕种者:以上第一部分结束了,我注意到那位耕耘者依然默默在谢幕的舞者后面拿着耙子耕作……
前面部分的时候,他一直是以人肉背景的姿态出现的,无论民众如何痛苦,找寻……他都如一个毫不相干的形象独自耕作,那时我就冥冥中感觉,这个人肉背景很重要。果不其然,后半场,这位耕种者独自出现,用耙子在舞台上静心划出了20个同心圆,约30分钟。很多人都会注意到那位一直纹丝不动站了90分钟的僧人,而我对那位耕种者却念念难忘。我在翻看豆瓣相关资料的时候,好像有一个访谈中说:“在这个舞蹈中僧人和耕种者的地位同样的重要。”
我感觉这个耕种者其实就是僧人,也就说都是修行者,或者说是修行者的一体两面。参禅有止和观两种方法,如果说僧人做的是观,那么这位耕种者做的就是止,一切的痛苦挣扎精神的焦虑都在土地地耕作中停止。
无独有偶。在我看演出那日的早晨,我读到海灵格在《谁在我家》中讲的一个故事:一位修行者要去长途跋涉,准备突破最后的障碍。最后他来到沙漠的边缘,他感觉到自己正笼罩在莫名的空虚中,不管走那条路都是同样的空虚和寂寞。
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眼泉水,水珠不断冒出,又重新被沙漠吞噬。同时也有两个不同教派的修行者来到这里。三人在此顿悟。
他开始返程,再一次经过曾经路过的一个花园,他停留了下来,有位老人在等待着他,老人说:“如果某人像你那样,从遥远的他乡找到回家的道路,他必然会热爱这温润肥沃的土地。他知道生长的一切必将会死亡,死亡同时也孕育着生命。”流浪者答道:“现在我归顺大地了”。从此他精心呵护她的花园。
不能说这个故事和流浪者之歌是非常契合的,但和舞蹈结合起来看,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流浪的终点是归顺土地,修行的终点也是归顺土地;精神的归属是肢体劳动,痛苦的终结是默默耕种。
耕种者是有福的,纯朴的劳动者是神的厚爱。我记得耶稣诞生的故事中,神就是托梦给两个看上去脏兮兮的牧羊人去祝福的。在北京的时候郁老师提到说:“曾有过调查,农夫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在华德福教育中,非常强调那些我们现代人看起来蠢笨之极的手工劳动:木工、缝纫、烹饪、园艺耕种……而这些劳作正是能把我们的精神的焦虑、飘忽的头脑深深植入大地的途径。
所以我觉得修行是两面的,一面是精神的追求,一面是生活的劳作。
我想说的是,我也作为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对于耕种者这个动作确实情有独钟,从头到尾这个动作我看起来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熟悉,对农民来说是那么的有代表性,佝偻的身躯,艰难的步伐,无不表现了一个农民劳作的艰辛,中国9亿农民,又有谁知道会有多少人像这流浪者一样艰苦。恐怕在别人看来,农民的生活就像央视播的那样焉实,那样满足,那么幸福。可我告诉你,其实大家都被骗了,就我身边的,家里还没电视,没电话,甚至没钱就医的不在少数。他们早出晚归,衣衫伛偻,不管是七旬老人还是几岁小学生都是如此,上山下田,从不间断,他们都还为自己那三餐拼命的挣扎。我家因为爸爸早日是工人,后来下岗了,生活还算过得去,可对我来说,中国的农民依然是我最敬佩的普通人。
图6 圆圈
对于这些稻谷,作者林怀民接受采访时说:“最初我在一处公园里看到一群小孩在玩沙玩得很开心,也曾想过用沙子做道具,但是沙子太脏了,沾到舞者身上不合适。我又联想到童年时自己成长的台湾南部平原,每年谷子收获的季节,自己和一帮小孩子最爱看的事就是在谷堆里嬉闹。但谷物是神圣的,农人生气地把我们毒打一番。弗洛伊德说小时候的创伤都会在日后发作,我想用这3.5吨稻谷做道具,就是我发作的一个方法吧。”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稻谷画出的一个个圆圈,那么规则,那么完美,它由一个耕作者一点点画成,那么也只有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才能画出这样完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