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的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曹操的论文参考文献
 [1]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曹操历史形象探究[J]. 青春男女生(妙语), 2006,(09)

  [2] 李燕捷. 曹操行刺董卓事源自何来[J]. 文史知识, 1997,(11)

  [3] 王理.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再探讨[J]. 北方论丛, 2000,(02)

  [4] 戈宝栋. 《捉放曹》评析[J]. 中国京剧, 2007,(03)

  [5] 李开周. 曹操绕圈和乔峰走路[J]. 青年博览, 2009,(21)

  [6] 高毅默. 曹操缘何为她流泪[J]. 心理世界, 2007,(05)

  [7] 李谷鸣. 从几出曹操戏比较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3,(04)

  [8] 孟庆德. 曹操胸怀胜诸葛[J]. 领导文萃, 2005,(10)

  [9] 孙绍振. 另眼看曹操(一)——孙绍振演讲实录[J]. 名作欣赏, 2009,(01)

  [10] 徐传武. 《三国演义》与史实[J]. 阅读与写作, 1995,(04)

  [1] 王玲.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5) .

  [2] 杨成进.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4) .

  [3] 李中琴,杨祎. 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再分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8) .

  [4] 王作宾. 浅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二重性[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5) .

  [5] 黄高松. 奸兮雄兮 是也非也——曹操形象分析[J]. 才智, 2009,(21) .

  [6] 胡先凯.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新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

  [7] 沈伯俊. 再论曹操形象[J]. 中华文化论坛, 2007,(03) .

  [8] 贺小玲.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用人思想[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5) .

  [9] 梁建邦,张晶. 《三国志》与两晋南朝小说野史曹操形象之比较[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

  [10] 向涛.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多面性[J]. 青年文学家, 2009,(18) .

  [1] 李平 , 武显漳. 从《世说新语》及刘注中的曹操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88,(03)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2] 吴代芳. 历史的曹操和文艺的曹操[J]. 学术界, 1995,(03)

  [3] 崔积宝. 论《三国演义》的人才观[J]. 求是学刊, 1994,(05)

  [4] 邓玉景. 《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探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5] 熊礼杭. 论曹操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J].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4)

  [6] 汪德羞. 《三国演义》(毛宗岗本)中的曹操也是正面人物形象[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1984,(01)

  [7] 谭贤邦. 再读《三国演义》有感[J]. 中国职工教育, 1998,(07)

  [8] 王同书. 曹操新论──兼论《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塑造艺术[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5,(03)

  [9] 马宝记,朱雨生.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J]. 许昌师专学报, 1994,(04)

  [10] 石弘. 由一个有始无终的人物所想起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2,(03)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