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稻作的起源 第3页
裴李岗、贾湖类型文化的稻谷遗存
贾湖遗址位于北纬33°37’,东经113°40’。是1983年至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的。在最近整理资料过程中,在一些红烧土块内发现了保存甚好的稻壳印痕,其稻壳印痕的长宽之比为2以下,估计稻谷更具有粳稻特征,但也有长宽比大于2的,具有籼稻特征。通过电镜扫描对其印痕的观察确认其为栽培稻。和这些水稻标本同时出土的工具类器物中,有可用于翻土石铲,还有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相类似的骨铲,此外,还有大量石斧,以及收割用的齿 石镰,谷物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经放射性碳14测定,该遗址的年代距今为7000~8000年,若按树轮校正的年代可能在7500--8500年间。是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稻谷遗存。从而打破了过去认为中原地区单纯粟作的认识。而形成了以粟作为主,粟稻兼营的新概念。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仰韶文化时期的稻谷遗存
仰韶文化是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该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其中有半坡、史家、西王村和半坡晚期等类型。其中河南洛阳西高崖遗址、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等,都有5000年前的稻谷遗存出土。
龙山文化遗址的稻谷遗存
龙山文化是1928年在山东省历城县(现属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首先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的年代在约距今4100--3800年。此期的石器以石斧、石锛、穿孔石铲、石镰为主,并在部分遗址中了发现了铜器。山东省栖霞县杨家圈遗址曾有4000年前的稻谷印痕出土属粳型稻谷。
广东、福建、台湾三省稻作遗存谱系难寻
广东、福建、台湾三省的稻作遗存,发现较少,年代较晚,谱系难以寻找。但是,广东的珠江流域发现稻作遗存的地点属于石峡文化类型,其年代约为4500年前,经鉴定其稻谷有籼粳两种类型;广东曲江泥岭也发现了稻谷遗存,其年代也是4500年,是单一的籼稻。福建南安狮子山发现的稻谷遗存是谷壳印痕,年代为4000年;福建福清东张发现的稻谷遗存,也是稻谷印痕,年代也是4000年;福建永春九兜山发现的稻作遗存是稻粒,稻穗印痕。台湾台北芝山岩发现的稻作遗存为稻米,系粳型稻,其年代为3000--4000年;台湾台中营埔里发现的稻作遗存为稻谷,其年代为3000--4000年。
对稻作起源各种说法的评论
中国史前的稻谷遗存,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稻作起源的实物证据,在分析了中国史前稻作遗存的文化谱系及其发现等情况之后。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各种说法。作以下评论: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对起源于华南说的评论
中国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早在1949就提出:“中国之稻种来源,与古之南海即今之华南有关”的意见;1957年他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中,再次论证:“根据我国五千年来稻作文化创建过程并由华南与越泰连接地带的野稻的分布和稻作民族的地理接壤关系,特认定我国的栽培稻种是起源于华南”。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建国初期丁颖教授在论证中国栽培稻地起源时,主要是以野稻在华南的广泛分布为依据的。当时我国的考古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提供给科学家作稻作起源的依据。因此,只能依靠野生稻的分布作为稻作起源的主要依据。但是,野生稻的分布,只能说明它为稻作起源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然而它并不能说明凡是有野生稻的地方都能成为稻作起源之地。只有在野生稻分布地区跨入农业的门槛之后,经过人们的驯化和培育才能促成栽培稻的形成。经过建国后40多年农业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在华南地区发现的史前稻作遗存,仍然处于发现较少和年代较晚的情况之中。这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某一地区跨入农业门槛的重要条件主要有二:其一是自然条件,华南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气温较高,多数地方终年无雪,而无霜期较长,可供采集的植树食物较为丰富,可供渔猎的动物也较多,而且不必考虑长期储藏食物的问题,这可能是华南地区进入农业门槛较迟的重要原因;其二是人口密度的高低也是人类进入农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华南地区长期以来就是人口稀少的地区,如汉代的交趾郡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9.6人;唐代岭南道,每增平方公里仅为2.71人。这一地区在史前时期,其人口密度更为稀少。由于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可供采集和渔猎的食物充裕,加上人口稀少,不要花费较大气力就可获得足够的现成食物,所以该地区跨入农业门槛的时间就比其他地区为晚。所以华南地区虽然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但是,并未成为稻作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