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的论文 第2页
3 拓展
3.1 增加文本资源 “问题探讨”中有的素材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不利于“驱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灵活应用时事热点、最新科技进展和科研成果作素材。例如必修一“从生物圈到细胞”中的“问题探讨”,可以引用香港流感事件:2008年3月初,香港部分学校出现流感疫情,并发生3宗呈流感病症儿童死亡个案。为防止流感蔓延,港府于3月12日一度宣布全港小学及幼稚园放假两周,直至3月31日才全面复课。比教科书“问题探讨”中SARS更加鲜活[3]。如果需要深入探讨SARS,应提前引导学生上网收集SARS的相关资料。只有这样,讨论才有深度。另外有的“问题探讨”还可以利用生物科学史、生物学家的故事作为情景材料,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必修一“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中“问题探讨”可以增加关于克隆羊“多莉”身世,展示克隆羊的诞生过程,提醒学生边看边思考:“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在哪里?”由此完成讨论。类似的例子如必修三“免疫调节”可以增加人类通过接种人痘或牛痘与天花作斗争这一历史背景资料,目的让学生理解科学家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实验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对免疫学知识产生兴趣。再比如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关于DNA鉴定技术的“问题探讨”,涉及高新科技问题,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必修二P58“DNA指纹技术”或者指导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以便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拓展的素材不能多,不能延长讨论的时间,要从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考虑,不能偏离教学的主题,否则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如果拓展的素材涉及探究性实验的可在课前进行组织、安排和引导学生去研究、交流“问题探讨”。
3.2 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 巧妙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展示“问题探讨”中的情景,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例如必修一“细胞呼吸”的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葡萄糖的燃烧实验(展示葡萄糖在通入氧气情况下加热燃烧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观看视频后,接着引导学生写出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解答“问题探讨”中的讨论第1、2题(第3题作为学完有氧呼吸后学习无氧呼吸的过渡语使用)。由此导入新课,可以激活课堂,达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比如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的“问题探讨”在上课时可以先播放多媒体动画“果蝇精子的形成过程”,然后呈现“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这样的处理比较自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总之,“问题探讨”的开发中要掌握科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当的“问题”教学情景,将它融于教学,并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展开,体现新课标的灵活性。
主要参考文献 期货外文文献及翻译
[1]梁嘉声.高中生物学新教材“问题探讨”栏目的细化[J].生物学教学,2008.33(3):16—17
[2]张树虎.高中生物新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4:67—68
[3]华朝阳,刘盛林.活用“问题探讨”优化课堂结构[J].中学生物学,2008. 24(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