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论文 第2页
文能载道固然不错,而让学生通过作文暴露一下自己内心中一些解不开的“ 心结”,也绝对不是坏事。学生之所以“写自己不真”,就是因为怕说心里话,怕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容易 被家长和老师误解的“心结”。当然,对他们内心“心结”的暴露应给予引导。
误区之二:只准写光明面,不准写阴暗 面。说得委婉一点,就是“要发现生活中闪光的东西”,写好人好事。实则上,这是“文 以载道”的一种低层次的体现。记得有句名言:闪光的未必都是金子。何必强求学生一定千篇一律写什么“闪光点”呢?既可以写真善美,也可以写假恶丑。只要角度正确,写假恶丑,同样能教育学生自己。否则,就反而会让学生去胡乱编造什么“捡钱包”、帮老人和残疾人过马路等等小学写滥了的故事。
误区之三:写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实质上,做人要老实,写文章要“狡猾”。即使写身边发生的事,写大家熟悉的人,只要不是写通讯报道,写记叙文没有必要拘泥于真实,也可以适当地加以虚构,加以渲染,不应排斥移花接木,甚至大胆地以想象补充真实的不足。但必须虚构得合理,让别人看不出破绽;想象不宜胡编滥造,荒诞不经,应尽量接近真实。只要效果不错,一切手段都是可以试一试的。
作文教学的“误区” 不止以上三个,而以上三个是最能束缚学生思想的。它们不宜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写作文应该允许“犯规”,一切有创造性的东西都可以说是“犯规”的结果。多年的经验证实,那些起初看似可歌可泣的人物或事件,几年后就被现实所摈弃了;当时似乎是不可违背的金科玉律,以后竟成了谬误。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见。也正是这些东西却常常被作为“规范”,它们紧紧地束缚着作文教学,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这样的“规范”,只会规范地批量地制造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作文来,完全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力、独创能力和真实感的流露。更有甚者,由于中考作文的命题也缺乏新意,以致少数教师干脆在考前叫学生背上几篇作文,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考试时视考题的变化而略加改头换面,以应付考试。同时,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教学,使有些教师对某些考试不会涉及的文体不屑一顾,乃至初中生连借条都不会写。
中学教育,对半数左右的学生来说,是“终极教育”,作文写作是用得最多又是最实用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师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语文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加大阅读,说出自己想说出的话,反复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作文可教,不仅可教,而且还可以教好。在教作文的同时也可教会学生真实自信地做人。只要同样也真实自信地去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做到跟学生同步关心世界的变化,作文教学不仅具有很强的 操作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