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生间的沟通 第2页

  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是师生间沟通的基础,也是幼儿是否愿意、喜欢和教师沟通的关键。我们成人间的沟通,是基于双方人格的平等,而与幼儿沟通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还不懂事,更因为教师的权威地位而忽视这点,用希望、说教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你应该这样做,而不要…… ”忽视了幼儿作为完整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体,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权威的压力,这些都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创设主动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放下做教师的架子,虚心向他们“请教”,做几回学生。记得有一次,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潘子逸小朋友用木积搭了一个生日蛋糕,还是立体的,十分漂亮,教师主动走过去要求他教给老师,他很惊奇,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在说:“你是老师,怎么不会呢?”明白了他的心理,教师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不会就要向别人学。”听了老师的话,他点了点头,笑着说:“好吧!”不仅这样,他还乐意教别的小朋友。事后,他充满自信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老师搭的这个生日蛋糕是我教给她的呢!”第二天一大早,他妈妈就向老师反映潘子逸在回家路上,不停地介绍着教老师搭生日蛋糕的事情,他非常开心。接着晨间活动时,潘子逸又搭起了昨天的蛋糕,还等不及地拉着老师的手,告诉老师他的秘密:等他过生日时,就要一个像这样的蛋糕……。一件小小的事情,使我们认识到,让幼儿感受老师的平等对待,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为今后幼儿与教师主动地沟通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尊重的原则

  尊重的原则体现在教师与幼儿沟通中教师对幼儿所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沟通的顺利进行。沟通中,教师如持有尊重的态度往往就象催化剂一样,加速师生沟通的进程,并且会激励幼儿再与教师沟通的欲望,会调动幼儿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反之,则会打击幼儿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在沟通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希望老师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有时他们怕你看不见,会凑到你的眼前,跟你大声说。三岁后的幼儿,又常常会让成人觉得他们很不听话,经常出现与成人对抗的情绪 ,而这些举动的出现,实源于幼儿内心尊重的需要。这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这些心理需要,在与他们沟通时,教师要以积极地态度来尊重幼儿,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诉说的内容要做出积极地反应,点点头、微笑、询问、运用鼓励性的言语,身体的接触等表示,使幼儿感到与教师交流中有一份被关注、重视的尊重感,由此产生心理的极大满足,使幼儿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带给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3.接纳的原则

  接纳的原则是指教师在与幼儿沟通中,对幼儿的情绪及发生的行为问题,不急着作出判断的评价,而采取一种宽容的方式,表示接纳。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用宽容的态度,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这时,幼儿在情感上易于接受教师的启发和劝导,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班的徐程小朋友,性格活泼开朗,走路一跳三蹦,喜欢好表现自己。他的好表现常常是:老师一说话,他就会在一旁发出一些声音来,或者也跟着学一句;回答问题时小手举得很高,站起来说却支支吾吾,还要不停地在身上摸摸捏捏的;老师请小朋友站到前面来表演,他总是凑着老师面前或者是离老师最近的地方。这一天,刚听完一个故事,老师问:“这个救生圈是谁丢的呢?”有小朋友回答:“是小鸡丢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叽叽叽叽,叽叽叽叽……”,是徐程在学小鸡的样子叫着,当大家看着他时,他还开心地笑着,做得更来劲了,小朋友们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希望老师做出什么。见此情景,老师走到徐程面前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向他表示教师没有怪她,并且和他一起做着小鸡的样子说:“对,是小鸡。”这下,徐程乖乖坐好不闹了。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幼儿对救生圈话题产生了讨论兴趣,讨论着救生圈里的气是怎么进去的?徐程高高地举起了手,这回他脸上的表情是认真的,说:“上面有一个小洞的,对着小洞用力气吹,气就进去了。”老师点点头,一边告诉说正确,一边让他仔细听听:“徐程在回答问题时,小朋友们听得安静吗?”这么一说,徐程立即明白了刚才自己学小鸡叫是不好的。在之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里老师和他讨论了如何做一个礼貌的的小伙伴 ,如何让自己得到同伴的喜欢。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用眼神来暗示他的行为,即便他忍不住又这样了,也是再次循循善诱。渐渐的徐程和小伙伴在一起,他那种“鹤立鸡群”的声音少多了。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像徐程这样的幼儿也不在少数,这种好表现既是一种好的性格,但同时也会令人生厌。当幼儿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在处于自我表现中的满足状态时,他们只是希望得到成人的重视,如成人对孩子表现出反感、训斥态度,往往会让这种好表现受挫,也或者会加剧这种行为的不良效应,反之接纳它,会有效保护好这种心理,等他们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幼儿作适时表现的引导。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自尊,更好地解决问题。

  4.适时的原则

  适时的原则是指教师要把握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沟通时要注意把握沟通的时间、地点、考虑幼儿所处的环境,以及幼儿的生理状况及情绪,通过这些,调整与幼儿沟通的内容,积极寻求主动与幼儿沟通的契机,只有把握了这些,才会使沟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幼儿在专心致志于某一件事,或很入迷地玩游戏时,教师最好不要打扰他,当他完成了或需要帮助时,你再过去,抓住这样的时机与他沟通,会使沟通的进程和内容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沟通”这个渠道,让我们有了更公正、更客观地了解幼儿内心世界的机会。同时,也与幼儿建立了彼此互相信任、尊重的情感。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