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第2页
“我想,在每个学校门口,总会有一些小商小贩吧,卖一些零食或好玩的小玩意,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在校门口,每到放学,便有小贩骑着单车等候,但车后面要么带着一个泡沫箱,要么捆着一个大铁桶,里面装着的是冰淇淋、棉花糖、碗仔糕,可谓应有尽有。一看学生放学,就喊上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卖冰淇淋的,他的叫卖在普通话里夹着几个英语单词:‘icecream,大家快来吃呀,icecream全国人民都来吃,欢迎全国人民都来吃我的冰淇淋!’每次听到这种吆喝,总有许多同学忍不住驻足掏钱。”
值得肯定的是,这个片段描写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然而,仔细读读也会发现,这个片段描写脱离了“聆听”这个中心,有偏题之嫌。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作者写作前没有抓住自己聆听时的感受与体会,即文章的魂魄。如何才能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呢?在《“感受自然”作文指导》一课中做了如下的尝试:回忆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哪个词语概括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学生在明确了“温情”之后,又引导他们尝试着也用一、二个词语来表达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自然之景的感受,例如:杭州西湖——秀丽,桂林——神奇,西藏——五彩缤纷等。诱导主题词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明晰、具体了学生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帮助其聚焦了自己表达的中心(主题)。
三、筛选写作素材:
罗丹忍痛割爱砍掉“巴尔扎克的手”的事,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就写作而言,仍然要考虑是否有一只“巴尔扎克的手”喧宾夺主,影响主题突出的问题。“新课标”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平时作文就应在取材、构思等方面加以训练。作为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就有必要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筛选,学会取材、构思。
对于材料的选择,指导中要让学生明确:①与文章中心无关的材料不选。②内容重复的材料不选。③ 思想不健康的材料不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正是写作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唱给自己的歌》一文时,有学生就准备选择自己在校受伤的事来写,他因为同学、老师的关心帮助而感动。很显然,这个选材能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即感动这个主题,但却容易将写作的重点放置在老师、同学身上,这就不符合“唱给自己的歌”这个主题,因此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选材不能用,让其另外选择了一个材料。
就《感受自然》的作文指导来看,同样也要考虑选材的问题。记得有学生在“漫话感受自然”这个环节中谈到江西婺源带给她神奇的感受时,就选取了金黄的油菜花地、淡墨的青山、灰黑的房屋、青绿的树以及蜿蜒的河等。这些内容似乎都能反映主题,但全部写进文章,明显是多而累赘了,因此,指导中就着重强调了选择婺源最有代表性的独特而“神奇”的材料——婺源的油菜花地以及花海中点缀着的灰黑的房屋,以此帮助学生懂得了材料筛选的必要性。
四、寻找表达路径
“新课标”关于学生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要求的提出,为作文指导明确了方向。这样的作文指导课正如小林多喜二所说的一样:为了使主题变得生动,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取来的某一题材,它本身常常是一种“没有顺序”、“没有秩序”的东西。我们把它拿来拆散,一如孩童堆砌积木那样,把它试验着堆砌起来,再拆开,再试用另一种方法堆砌起来。其实,作文要写得明晰而有感染力,老师对写作的顺序、细节描写、详略的安排、语言的表达等的指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感受自然》一文的写作,就涉及到如何安排写作的顺序等问题。如有同学在描述荔香公园带给他的生机勃勃这种感受时,就考虑到了从苍翠茂盛的树木去表现,从人的活动去表现,从盛开的缤纷的花朵去表现,从欢快的鸟叫声中去表现,从天上飘动的风筝去表现,从层层叠叠的绿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去表现……这么多角度可供选择,除了要考虑其材料的筛选、剪裁外,也应考虑写作的顺序与条理。于是,提醒学生打腹稿时,不单要筛选材料,也要理清思路,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详细来写,什么简略的写……这样,在脑海中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后,写出来的文章就很集中很清晰了。
一篇文章是否感染人,与其语言表达的优劣是分不开的。文章的语言如同是它的外衣,文章有美丽的骨架固然重要,但如果其外衣粗糙、鄙陋,也会影响它的形象的。因此,作文指导也应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适当的要求。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① 定篇定量背诵。(本学期学习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春酒》几篇课文,就要求学生每周选取课文背诵200——500字)②老师推介作家作品,指导学生仿写。就拿《感受自然》这篇作文来说,指导学生写作前,便选择了张晓风的《魔季》中一段文字:“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作为范例提供给学生以学习其语言表达。学生细读之后,归纳出几点加以借鉴:①用多种表现“绿”的形容词突出景物的特点;② 用拟人修辞形象突出景物茂密的特点;③ 抓住动作描写采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对自然的感受进行仿写,经过训练帮助学生找到了自己表达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