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脾阴虚的论文

笔者深受乐山市名老中医喻昌辉老师关于“脾脏也应划分阴阳”这一学术见解影响,并对脾胃理论进行了研讨,认为:脾阴虚是客观存在的,不应予以忽视,它关系到中医脏象学说的完整性。在临床上,本证多表现出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烦满、倦怠、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而微数。凡饮食偏嗜或积滞生热,劳倦忧思耗伤气血,郁怒灼伤阴津,暑、燥、火邪耗损阴液,五脏及胃肠气血津液不足,以及吐泻太甚,过用发汗药、利湿药,等等,均可导致脾阴的虚损。
    对于脾阴虚证候,《内经》曾有初步描述。《灵枢•五邪篇》:“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痈;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即是针对胃阳有余,脾阴不足而言。明、清以来,医家对脾阴认识逐步深化。如缪仲淳体会到脾脏阴阳不可偏废,指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1吴鞠通观察到脾虚阴阳交错的复杂性,认为:、“哕,脾阴病也,……泄而腹满甚,脾阴病重也,亦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系阴阳皆病”。2 近代医家唐容川形象地比喻:“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3现代名医蒲辅周更明确地指出:“五脏皆有阳虚阴虚之别。”“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4岳美中宗缪仲淳资生丸治疗慢性肝炎一例,方中有人参、白术、甘草之甘温健脾阳,有芡实、莲米、山药、扁豆,茯苓、苡仁之甘淡平滋脾阴,获得显著效果。5上述各家,都确认了脾阴虚的存在。
    但是,近年来关于脾虚之症,脾阳(气)虚方面的探讨论述繁花似锦,而脾阴虚的专论则凤毛麟角。有的关于脾胃学说的综述,也只列入脾气虚弱、脾胃虚寒、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没有列入脾阴虚。6古今医家有关脾阴虚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未能引起深入的探讨,致使目前对脾阴虚重视不够广泛,溯其根源,由来已久。关于脾胃理论,推(金元)李东垣为一大家,其贡献颇大,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李氏偏重于脾胃之阳,忽视了脾胃之阴。(清)叶天上创立养胃阴学说,虽弥补了李东垣学说的部分不足。但后世又有以脾阳统胃阳,脾阴即胃阴。近代医家唐容川在关于脾阴的论述方面有一定创见,但在治法方药上未能将脾胃阴虚划出相应的界线,以致概念模糊人后人难以效法。
    诚然,脾为运化之枢,至阴之脏,得阳始运,宜升宜健,若湿邪太重,常能呆钝生机,阻滞运化,故脾具有“喜燥恶湿”的特性。但必须指出:这里所谓“湿”,是针对病理之湿而言。“脾不治水固宜燥,脾不升律则宜滋,”7“一阴一阳,未可偏废”8 。为乐山市已故名医陈鼎山所推崇的唐容川之论:“气分不可留水邪,气分亦不可无水津,”9 就是对。“湿”有病理和生理之分的一个很好的说明。即是说:水邪(水饮、湿浊等)为“不可留”的病理之“湿”;水津则系“不可无”的生理之“湿”,二者各有其不同的概念,犹如人厌恶潮湿的环境,但人体仍不可缺少水份,不能因脾喜燥恶湿而忽视其生理对阴津的需要。
    脾位于中焦、主运化,疏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脾阳(气)的升运而体现的。脾阳(气)升运,则生机洋溢活泼。但是,《内经》“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0。这一基本原理,脾脏未能例外。脾阴——脾脏功能活动的内在基础,在运化等机能中,起着辅助脾阳(气)的作用。脾阴濡润,方能津血充盛,脏腑机体得到滋养。脾阴不足,失于濡运,则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化源亏乏,精微不布则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营阴不足,虚热内生,则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而微数。可见,没有脾阴的协调,脾阳是不能单独完成脾脏生理功能的)因此,脾脏的虚证,除了阳(气)虚,还有阴虚。临床上,脾脏阴阳偏颇、既可以出现阳虚的证候,又可以出现阴虚或阴阳俱虚等各种证候(由于阴阳互根,阴阳俱虚尤为多见),并非只有阳(气)虚一端。

[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