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人的审美意趣

  一个人的审美意趣离不开他所在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就中国人而言,着重表现为重写意、尚自然、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审美追求。
  虚实相生、动静相宜
    张世英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儒与道是其中的两家两派,但究其实质,却代表中华文化之一体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儒家虽亦言境界,但主要讲人伦道德的境界,是实;道家虽亦言人事,言实,但它着重推天道以明人事,天道仍居本根地位,所以主要是讲虚。”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动与静也是中国审美精神中一对特别重要的范畴。静态之美是为了直观的呈现艺术在时间流逝中的姿态,而动态之美则体现了万物流转不息的生机与活力。艺术中动静相宜,既有对动态的描绘,又有对静态的展示,这两者结合,往往是对比辉映,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绝佳的视听享受。
  圆融自然、朴实无华
    道家崇尚自然美,其美学思想是“法天贵真”,即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民之常性”,音乐要摆脱礼的束缚,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朴素而不华饰。强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心斋”、“坐忘”。要求审美主体忘掉自身、忘掉功利,超越个人的生理感官、摆脱个人之机心,用心灵去感受、体验、想象,从而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审美境界。
    自然人文主义蕴育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自然生命生态相统一的力量和意趣,筝曲《寒鸦戏水》前半部分的慢板节奏写出寒鸦在岸上蹒跚的步态,憨态可掬,趣味盎然;后半部分的快板则写出寒鸦们在水中的活泼敏捷,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中国的传统音乐如中国水墨画上空灵意境所显示的自然图景:千里山川、无垠天空、滚滚江涛、静静田园,是自然生命场、地理场、物理场所构筑的宇宙生命能量的相互力动,是天籁、地籁、人籁的合一。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