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下中地窖的时空构建

《地下》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可能不仅仅是一出普通的闹剧,一场黑色幽默。在导演库斯图里卡的手中,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展示了深刻、复杂的主题。整部电影并不是通过“万花筒”的方式去表现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历史,它只是将单纯的生活图景置于观众面前,而将更多的反思隐在其后,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故事的简略交代和阐释上的更多层含义。电影当中关于这个国家历史描述所采用的多重时空不仅需要对故事的理解,还要求对隐含意义的读解,一种更高层次的阐释。在地窖的整个时空构筑当中,导演通过压缩时空,运用音乐进而延长心理时间的手段,展示了一群因为心中的“革命”理想而被迫生活在地窖当中的革命者的生存状态。电影采取了拼贴的方式进行了时空构建。首先是改变物理意义上的时间概念,使得活在地窖当中的人“多存活了五年”的时间。这种荒诞意味的做法,透露出创作者对于统治者强烈的嘲讽以及鄙夷,对于生活其中的人民来说,则饱含深切的哀情。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不仅仅体现如此,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对于镜头之下所表现的地窖生活,导演通过一步步的片段展示,直至最后的婚礼上的狂欢,这样拼帖式的时空结构进行的是一组生活现象的组接而放弃了更加深刻的意义表达。导演通过对拼凑的部分的展示来隐射整体,拼帖出的意义或思想与电影全篇展示的视像产生对位,主题似乎更加多义和深刻。观众看到的是来自地窖之外时空的事件汇入地窖当中,融合为一场演出,电影展现的是一幅全景画面,他们的交错和融合就是整体情节的内在运动结构。铜管乐队演奏的音乐与现场环境的对位,对立,从另外一个方面延伸了电影的叙事时空。从现场的狂欢状态当中,从音乐的旋律里,观众或者说电影当中的角色都沉浸于音乐所传递出的狂欢意味中。所有人持续的心理状态所引起的狂欢,背后却隐含着深深的悲剧意识,可能是导演所赋予的对于祖国,对于民族同胞最厚重的情感。这也成为了整个时空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我们所读取的含义可能远不止通过画面所传达出来的那么简单。这也是《地下》中地窖的时空构建所出色的地方。可能电影的主题能够通过故事本身传达,但是如若缺少了这样精心构筑的时空,导演所要传达的对于祖国的深厚,复杂的情感也无法通过其他简简单单的方式向世人传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