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诗歌的艺术作风 第2页
晏殊十多岁便被张知白以神童举, 28 岁知制诰, 30 岁拜翰林学士, 兼制太常寺, 知礼节院, 35 岁迁枢密副使, 40 岁知礼部贡举, 41 岁为三司使, 42 岁为参知政事, 50 岁加检校太尉枢密使, 53 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毕生仕途灵通。特别身份、优渥生涯构成了其奇特心态与审美观点。故笔下少民生苦难, 多富贵闲情。其次, 此创作作风的定型与其审雅观念相一致。《青箱杂记》:“(晏)文章富贵,出于自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 轴装曲谱金书字, 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候;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旁边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人家有这般风景也无?”晏殊观赏富贵景象,主意以风物和睦象的描述间接暗示这种美。
三、闲雅有情思。《宋史》:“尤工诗,考研英语,闲雅有情思。”评价精当! 晏诗内蕴娴雅之美, 文词素淡温儒, 气韵自由从容。杨亿学李商隐诗, 同床异梦, 重语言的华丽典丽, 诗作雕绘满眼, 落下“吾为诸馆职挦扯至此”的笑话。晏诗主学李诗内在气韵, 重情绪, 语言上崇尚素雅。《宋诗选注》云:兴许因为他反对“脂腻”,所以他跟当时师法李商隐的西昆体作者以及宋庠、宋祁、胡宿等人不同,比较生动轻快, 不像他们那样浓得化不开, 窒塞闷气。《青箱杂记》卷五:公风骨清羸,不喜肉食, 尤嫌肥膳。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故公于文章尤负赏识。集梁《文选》当前迄于唐别为集, 选五卷, 而诗之选尤精, 凡格调猥俗而脂腻者皆不载也。晏殊通过选诗与对韦诗的欣赏表明审美取向与创作尺度。故晏殊严守诗词之分, 诗作少写恋情。这与义山不同。即使写恋情, 也因受儒家涵养克礼与佛家清虚克欲的影响而做到儒雅有度, 与李诗刻意伤情也不同。《寄意》最似李商隐诗风,体现了晏诗的娴雅风格:油壁香车不再逢, 峡云巫雨杳无踪。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不再逢”的无望之情、高唐传说的虚妄之境、溶溶月光之幽景,给全诗营造了一种缥缈之美, 意境疏淡寂寥。宋葛立芳说:“此做作有富贵气。”(《韵语阳秋》)冯班曰:次联天然富贵, 妙在无金玉气,腹联清怨, 妙在无女儿态。为了获得这种素雅明静之美, 除了选取幽静娴静之景入诗, 晏殊在用语上也颇费神思, 多选“清、碧、冷、凄、凉”等冷色调词语来淡化浓情艳景, 防止软媚。如:千秋碧锁东南竹, 一水清含旦暮风、秦声未觉朱弦润, 楚梦先知薤叶凉、冷照兰闺澈, 光含绮席清等。少写艳情、多写清景、抒怀温婉、语词素雅, 是形成晏诗清逸娴雅之美的机密。
其次, 晏诗还有情思之内美, 情思使晏诗不流于虚薄。欧阳修《晏公神道碑铭》:“至其病亟, 犹爱不释手。”好学使晏殊擅长思考人生, 无论是咏物纪游还是赠答,晏诗都闪耀着睿智光辉,新人线人,启人沉思。如:若叫精卫填河汉, 一水还应有尽时, 诗人通过对照乌鹊搭桥和精卫填海, 强调自我发奋是转变人生窘境的最有效方式。这种反弹陈思固见之句举不胜举, 如:灵均不免争琼糈, 却道蛟龙畏色丝、漫取忠臣比芳草, 不知谗臣起椒兰。有时诗中还有哲
理之思, 如:咽云箫鼓传声沸, 临水楼台倒影多,使晏诗清雅奇丽中储藏文明内涵和感性深度。
四、以词为诗。晏诗在题材抉择、感情抒发上严守诗庄词媚之说, 但在艺术构思、用语上, 多取词之创作方法, 使诗歌活跃轻快、流转自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浣溪沙》春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乃殊《示张寺丞王校勘》七言律中腹联。又如:鱼书欲寄无由达, 水远山优点处同, 何似于“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像这种词化的诗句良多,体现了晏诗攻破诗词限度的新变特色。
综上所述, 晏诗既有对西昆体和李商隐之诗的继续,更有有意识的超出, 造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并进一步影响了欧梅诗风, 在西昆体与欧梅诗之间有过渡的作用,其擢欧阳修为科举第一,间接地表明了本人的好恶,推进了后来诗文改革活动,增进了宋诗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 1] 唐圭璋. 全宋词. 中华书局, 1965.
[ 2] 刘乃昌. 柳絮池塘淡淡风. 文学遗产, 1998( 1) .
[ 3] 薛玉坤. 晏殊年谱补正. 古籍收拾研究学刊, 1996(4) .
[ 4] 钱钟书. 宋诗选注. 国民文学出版社, 195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