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祝福的现实意义
浅论祝福的现实意义
关于《祝福》这篇文稿,从鲁迅先生写出直到现在,各种评论文章可以说多如过江之鲫数不甚数,但所有文章都仅仅关注祝福内在含义与祝福的写作手法、象征意义。而我认为,每一篇不朽的文学作品都必然可以打破历史的禁锢,描写出属于人类的灵魂深处的震撼。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应该有其现实意义。
就像康有为先生为其弟子讲解《马说》一般:“吾读《马说》则生无限感慨。昔戊戌变法,劝德宗辟新疆全省为牧马场,养马八百万匹,为扩充骑兵之用。日本岛国不足虑。若驰驱欧亚,称霸天下,舍骑兵莫属。蒙古入欧,全凭马力。余愿辅德宗为成吉思汗也”。一直到下课,文公的《马说》一字未谈。
不谈一字尽得风流,为何?无关乎切于实际而非空谈古人。
无怪乎,梁启超评价康有为:“先生最富于自信力之人也。其所执主义,无论何人不能动摇之。于学术亦然,与治世亦然。不肯迁就以徇事物,而每镕取事物以佐其主义,常有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其仆从之概!”
鲁迅先生的《祝福》,讲述了以祥林嫂悲惨遭遇的一个故事,其实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驳,同时对周围的人或淡漠或贪婪或肮脏或无耻的嘴脸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仿佛一个活生生的生死场摆在大家面前。
而放于先进,女权解放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至于封建礼教更是存在于传说中的物事。但《祝福》仍旧为千古流传的名篇,必然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现在在我眼中的祝福,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吃人的封建礼教,而是一座座张着血盆大口的吃人的房子。尤其是作者回家,耳畔还回响着鞭炮的钝响,眼前是眼珠间或一轮的祥林嫂的场景,让人无比心酸。在今天,我知道,大年夜里还有很多人,在着利息,为着月供,为着CPI,为着通胀眼珠间或一轮,思考着自己签署的三十年的“卖身契”。在房奴们心中和祥林嫂心中应该都一样,新年的鞭炮声实在是太吵闹了,那不是属于我的繁华。
祥林嫂问先生,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鬼魂一段更是神来之笔。先生一句说不清就推掉了。而如今,在房奴的心中到底有什么说的清。加息的浪潮,上调的存准率,发出的M2和国统局的1.5%,以及疯狂的CPI。其实房奴们心中也就一个问题,到底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民有所居?专家们学识渊博,学富五车,学通四海,学贯古今,但最终也是一句说不清。这和祥林嫂一样,说不清啊。
祥林嫂初来鲁镇之时,是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因为死了丈夫,从后文来看,她还有一个凶狠的婆婆。至于为什么来到城镇,都是给逼的。而作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辛勤的劳动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节奏和进程不断加快,而不得不走进城市。
他们就是进城务工的祥林嫂们,他们面前没有什么凶恶的婆婆,威胁他们的只有生存!生存逼迫着他们走近城市,这片不属于并将永远不属于他们的城市。
祖宅拆了也就被拆了吧,就像祥林嫂一样,既然丈夫死了,既然被赶到了这里,那么就努力工作吧,在这里或许会有属于自己的价值。
祥林嫂在鲁镇安家,各种来到城市的务工者们也在城市住下了,这里他们有一个光荣的名字——城市建设者。伴随着他们的努力修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面对着自己努力建设的城市,特别是面对自己好不容易拥有的小房子,他们露出了自豪的笑脸,最淳朴的笑容。就像祥林嫂一样,长胖了许多,嘴角都有了笑意。
正当他们在这个渐渐熟悉的城市里规划着未来时,好景不长,拆迁运动开始了,到处都是铲车飞扬,到处都是尘土弥漫。很多昨天的建设者们的房子被夷为平地,而城市里的房子却又开始纷纷涨价,势头如同野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回去吧,中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忍受力无比地强。尽管他们有抗争,尽管他们不甘,不平,不愿,但依旧像被塞到了花轿里的祥林嫂一样,安安分分地为了生活,继续耕耘努力着。继续不知疲倦地创造着价值。可好景不长,好不容易在那片荒芜的土地上扎下根,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祥林嫂也高高兴兴地生下孩子,过着自己的生活。却死了丈夫和孩子一样。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小城镇扩张成了城镇,城市,大城市,他们又面临着一次大搬迁。他们就像失去了孩子的祥林嫂,又一次地被赶回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