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件的魅力读后感

原件的魅力读后感
看过《水知道答案》的读者都相信,水是有感知能力的。那么同理,其它的物质也应该有感知能力。所以“原件”有独特、超然的魅力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过去民间经常出现什么池塘里的水能治病、那里的树有灵了等说法,都被斥之为迷信。可是这其中有些是发生了的事实,单纯用唯物主义是解释不通的。唯物主义说自己怎么怎么的行,但为什么不能彻底打败唯心主义呢?说明它自身还是有漏洞的嘛。过去我要学校里就发现唯物主义有个漏洞,具体的是什么我忘了。毕竟好多年了,又没人经常在这问题上与我辩论,自然就忘了。

  为什么人们会对古刹的佛像顶礼膜拜?而且有些人许愿还很灵?因为有历代的高僧经常对着佛像打坐念经,把能量已经注入了佛像之内。你可以想像一座古佛像接受了多少位高僧的能量,有些灵气也实在太正常了。

  还有,人们相信开过光的佛像会非常灵验。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开光是怎么开的。他们以为一个小和尚对着那些佛像念念经,用佛法挥挥圈圈就算是开光了,纯他娘的扯淡。

  真正的开光是把需要开光的器具堆放在中间,围一圈高位对着这些器具念经打坐,才能把能量注入到这些器具里,才会灵验。

  我在北海游玩的时候,在一家走私商店里看佛事器具,售货员说是开光的,我说让我感觉下。拿到手中合掌感应,根本就没什么能量,我就断然跟他们说,这根本就没开过光!他们都支支唔唔,不敢再吹开过光了。

  后来上了出租车,我一朋友拿出一佛珠手链,说你给感应看看,是不是开过光的。我知道我朋友是考我刚才是不是蒙的。我合掌感应,有能量,但不是太正。就说,没开过光,但它应该感受过高僧的能量。我朋友笑了,说确实没开过光,但当时请这串佛珠时就在一个开光法事的旁边。他们看人家做法事的,所以佛珠接受了些能量,只是不如真正开光的那样强。

  不要认为我要胡说,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用心感应,你会感觉到不同的物件有不同的能量的。我曾感应过树,各种树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种树,每棵也有所不同。叶子也一样。

  最近两年没修炼,感应能力越来越弱了,也没感应的习惯了。刚学24堂课的时候,走到那都喜欢会感应,现在都忘了,还要感谢这篇文章以及写这读后感激发了我的内心的热望。

  还有些问题是《“原件”的魅力》也无法解释的。例如,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病,这病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些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例如遗传性疾病啦,从父亲、母亲或其他家庭史上遗传而来。而有些是家庭史上也没有的病,它又从何而来的呢?用科学根本就难以解释,但用催眠等原理就好解释了,“前世”带来的呗。

  “前世”是什么?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的“前世”是怎样的?可以看到吗?……一提到“前世”很多会有很多的疑问。我不多做介绍,只说明一点,运用“前世”回溯的方法确实可以治疗一些莫名的疾病。这是事实,不用去怀疑。“前世”可以简单解释为“精神遗传”或“脑波遗传”。科学家已经证实了有灵魂,而且测出了灵魂的重量,我们还去怀疑“前世”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理解祝福和祈祷的能量。也可以理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实不虚的,不要被眼前没报的假象所迷惑,总有时候会报的。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些好事、善事,不吃亏。

  曾经有逻辑学家说过关于信教的论段,值得大家去思考。他说:如果没有上帝,你没信教,你没损失;如果你信了,也没有损失;如果这世上有上帝,你信了,你也没损失;如果你没信,那损失可大了。从逻辑学上考虑,信教是件划算的事情,我干吗不信呢?

  我本人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有上帝,但不愿去信基督教,总觉得基督教有股小家子气。你看看〈圣经〉,上帝动不动对人类就施以惩罚,有些还是灭绝性的,就是为了让人们相信他、崇拜他、害怕他。而佛教、道教就大气多了,他不会对不信之人加以惩罚,只会教化,比较符合我的本意,所以我偏向佛教道教。

  多做善事我会秉持的。只要是正教,都会教人多做善事,所以信一个教不是坏事,就算是信基督,也比不信要好。心中敬畏神灵了,自然会少作恶。记住:人要做,天在看。

  还有一点要我大家分享的,今生最好不要欠债,无论是感情上的还是金钱上的,你欠了会加倍还的,是在“来世”。当然你可以不相信,但我信。

  最后,我真诚的希望朋友们认真的看看下面的原文,好好体会,常怀敬畏之心,哪怕对一件物品都要心怀敬畏。会让你更加幸福的,不光是为今生,可能还为了来世。

  附:《“原件”的魅力》

  为什么一幅名画的原作能值几百万,而临摹得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却只值几十元?

  为什么情人送给我们的“信物”会得到我们特别的钟爱?

  为什么艺术家或“名人”的亲笔签名是有价值的?

  这些价值观是不是经后天的“灌输”而形成的?

  带着这些疑问,英国实验心理学家布鲁斯 胡德和耶鲁大学教授保罗 布卢姆以三到六岁的孩童作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他们假设,孩童是受社会宣传的影响最少的,他们最容易凭本能和天性作出判断与选择。他们让这些孩童将自己心爱的玩具扔进一个“复制机器”里,然后得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具。

  奇怪的是,孩童多少能感应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让孩童选择其中的一个时,那些对自己心爱物件有强烈的依恋情结的孩童,会立即找出自己拥有过的原件而不是复制件。

  另一个实践,就更让人惊讶了。科学家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使用过的物件,和一模一样的仿制品拿来给孩童选择,比如,女王用过的金属调羹……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孩童往往选择女王曾用过、拥有过的物件,而不喜欢它的复制件。

  这让科学家相信,虽然原件和复制件之间在物质层面上的构成可以是一模一样的,但一定存在着某种人会很自然地感应到、却“不可见”的质的差别。

  有专家推测,人们之所以能超越某一物件的物质构成本身而感应它特殊的历史,也许是出于害怕传染病这一进化选择——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各种微生物的环境,因此,人们判断某一物件的历史由来也许会比这一物件的外观、物质构成等来得更敏感……

  也许,巴巴拉 布伦南的人体能量场理论,可以作为对这一研究结果的更好的诠释。

  她的研究表明:每一个物件都携有能量。它们包含了构成这物件的物质组成之能量;制造(创造)这一物件者的意识或下意识投入之能量;每一任拥有者所留下的能量;假如是古董,那么它还包含了被保存的、所经历的那些能量。

  艺术品所拥有的独特的能量在于艺术家的心灵感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那些分分秒秒所散射的意识和下意识之能量,与一个机械的临摹者所释放的能量,是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当后人意识到他/她那灵魂的超然和不一般时,他/她的意识或下意识能量场曾有过的投入,当然就倍显珍贵了。这就是原件的魅力。

  “原件的魅力”还激发了科学家对于“信物”的考量,以及有关“祝福”的魅力和“巫术”的魔力的考量。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