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看康乾时期戏曲文化

从《红楼梦》看康乾时期戏曲文化
绪  论
一、选题的动机与目的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被称为清代的社会百科全书。早在清嘉庆年间就流传着“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美言[1]。鲁迅先生言及《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2]可见《红楼梦》影响之广泛。再有,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多次强调,以《红楼梦》透视中国传统文化,是未来红学研究的一个大的走向。青年红学家马经义在他的《中国红学概论》中也强调,《红楼梦》秉承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DNA所在。

戏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楼梦》中有多处描写,如声腔剧种、演唱剧目、班社伶人、剧场观众、演剧场所、演戏风俗等,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康乾盛世戏曲文化活动的繁盛局面。基于对《红楼梦》的衷爱和攻读戏剧戏曲学专业这两个前提,笔者便试想对《红楼梦》中涉及的戏曲文化方面的描写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其主要动机有二:

其一:戏曲史料的匮乏,对于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者来说,是一大憾事,这导致戏曲史上不少重要问题,只好存疑待考,或者管窥蠡测,难成定论。而小说反映戏曲时代风貌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逼真,这是任何戏曲文献所不能相比或替代的,所以古代小说中的戏曲资料显得弥足珍贵。

其二:以戏曲文献、戏曲文物等资料为考证依据的有关研究成果已经硕果累累,相关学科也逐步建立且完善起来,但是对于一些小说中的戏曲文化资料分析整理还不够细致深入,而且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也寥寥无几,因此,提炼、梳理小说中的戏曲文化方面的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以《从<红楼梦>看康乾时期戏曲文化》为论题,就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来说,需要再作一些说明。本文所指《红楼梦》,不仅包括脂评本系列《红楼梦》[3],而且包括程本系列《红楼梦》[4]。在《红楼梦》曲折的传抄与创作过程中,曹雪芹本人功不可没,同时脂砚斋、畸笏叟,高鹗等人,对《红楼梦》的创作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红楼梦》的创作、批阅、续补、删改的过程中,不仅流露出作者与批阅者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反映出时代变换给创作《红楼梦》带来的影响,这其中有关戏曲方面的描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康乾时期剧坛的发展动态提供了重要依据。

康乾时期,严格地说,指自康熙帝1661年登基至乾隆帝1795年退位的135年[5],这期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执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开创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局面。而《红楼梦》主要反映了曹家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荣辱兴衰,在此同时戏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反映,把《红楼梦》重置于它产生的时代环境,研究当时戏曲的发展状况,这是划定其历史范围重要依据。

戏曲文化是指包括声腔剧种、剧目创作、舞台表演、班社组织、伶人生活、戏曲观众、演出场所、演出习俗等在内的与戏曲活动相关的一切内容,是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学等多重视角来关照的戏曲文化活动,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

三、研究的现状
目前,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从戏曲文化史料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屈指可数,早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学者俞大纲《<红楼梦>中的戏曲史料》一文,可谓开《红楼梦》中戏曲资料研究的滥觞[6],创意颇新。康来新《红楼梦研究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从伶人群像、玉茗四梦与红楼梦的传承关系等角度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分析[7]。徐扶明先生在此方面用功最勤,从《红楼梦》中戏曲史料入手,先后完成《<红楼梦>中戏曲二三事》[8]、《<红楼梦>中戏曲演员生活》[9]、《<红楼梦>中戏曲剧目汇考》[10]、〈《红楼梦》与家庭戏班〉[11]、《<红楼梦>中戏曲演出》等系列论文[12],分别以家庭戏班、戏曲演员生活、剧目汇考、戏曲演出等为切入点,深入细致的考证、梳理了《红楼梦》中的戏曲文化史料,奠定了此方面研究的基石,后成为其专著《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的重要内容[13]。刘辉《论小说史即活的戏曲史》一文[14],着重从《金瓶梅词话》和《红楼梦》两部小说入手,挖掘其中的戏曲文化宝藏,其中“步戏”、“找戏”是文献资料中所未能见到的,而小说中确有比较详细的描写。梅挺秀《析“凤姐点戏,脂砚执笔”》[15],结合脂批分析凤姐点戏。王湜华《论<红楼梦>与昆曲》一文[16],着重探讨贾府的昆曲家班面貌。汪道伦《<红楼梦>对曲艺的融会贯通》[17],阐述了曲艺内容在《红楼梦》中巧妙运用。白先勇《<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戏曲穿插及小说主题的关系》[18],自我剖述他自己写作《游园惊梦》时受到《红楼梦》的启示。姚民治《略论〈红楼梦〉的戏曲文化内涵》[19],论及小说创作从戏曲艺术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真实反映了中国古典戏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状况。白亦农《漫谈〈红楼梦〉中的戏曲文化》[20],从小说中戏曲关合、习俗及曹雪芹的戏曲观进行分析,肯定这些戏曲方面的描述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命运的暗示、情节的发展、主题意旨的揭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还有一些《红楼梦》中优伶形象分析的论文,如李希凡《梨香院的“离魂”——十二小优伶的悲剧命运与龄官、芳官、藕官的悲剧性格》[21],白秀文《十二官为十二钗之影》和秦宇霞《〈红楼梦〉优伶形象研究》两篇硕士论文[22],从文学视角关照优伶形象,侧重于艺术上的人物形象分析,而缺乏从当时真实的戏曲风貌状况下分析戏曲演员的现实生活。台湾大学李湉茵《红楼梦中引用戏曲之研究》[23],从《红楼梦》中明说或暗用的戏曲情节着手,比较戏曲在上下文中担负的功用与《红楼梦》主旨精神的内在相通处。任文姝《<红楼梦>中的戏曲迹象及清初家班研究》[24],从家班角度入手,结合《红楼梦》中贾府家班演出来分析康乾时期家班生存、演出、观众及兴衰情况。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