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低碳策略 第2页

  2.3 社会发展与文明价值的驱动

  在资源与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背景下,人们开始审视社会对地球自然环境的责任,并决心召回“零碳未来”的纯净世界。“低碳经济”潮流对建筑室内环境提出了两个“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一是满足当代人生活质量要求,使人在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光、热环境等方面得到健康、舒适的品质。二是满足未来人类生存健康、舒适的环境和发展要求,同时减少对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些要求在创造建筑室内视觉环境艺术美感的同时,注重调节室内物理环境质量,降低室内装饰工程材料在运输、施工、室内空间营造和业主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由于贯彻环境保护举措,推崇自然生存价值观念,势必为城市化的文明进程加入低碳、生态理念,这促使城市管理的决策者探索、研究、倡导“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室内”的最佳生存方式。
  3 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低碳策略

  当代中国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必须以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发展的理念为导向,把实现低碳经济目标作为政府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对城镇建筑及其环境全面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策略;贯彻全民低碳的公德义务,摒弃以往污染、低端、粗放的落后做法,向治理、高端、集约模式发展的现实途径调整经济结构,有效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控制室内空间环境的经济、技术、环保、生态指标体系,兑现国家低碳指标的承诺,促使低碳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

  3.1 室内空间功能的舒适性控制

  在正确人居观念的导向下,贯彻建筑室内物理环境低碳环保、生态节能技术和方法:(1)根据人的生理使用舒适性需求,对建筑平面、空间与家具尺度进行适度节制和调控,遏制近年因为个体经济富裕而片面追逐奢华的大空间、大尺度的“虚夸”趋势;(2)充分利用原建筑室内空间格局与通风、采光、保温、节能的基本条件,灵活运用科技手段,改造弥补不足,营造宜人环境,避免“炫富”矫揉造作的“浮华”装饰;(3)倡导健康、绿色的自然生存法则,提高利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降低对室内温控、智能设备的依赖;(4)尽可能使用本土、地产装饰材料,因地制宜,因借巧施,在自然舒适中实现“美”的目标[3]。(图1)

  3.2 室内造型审美的自然性导向

  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为原则,转变奢华的装修理念和炫富的心态,从学科、行业上梳理、探索室内设计的美学范畴和低碳生态艺术的创新方法:(1)通过空间、造型、绿化、陈设等装饰设计技艺,扩大、美化视觉心理空间;(2)使用光伏太阳能、风能、热能等新能源技术,提供人居必需的水电、空调等资源、能量消耗;(3)疏朗空间关系,简洁视觉造型,充分利用室内工业产品的稳定性、耐久性、环保性和通用性等等工业化标准和“模数协调基本原则”,保持高度文明,营造人性化、智能化的绿色室内环境[4]。(图2)

  3.3 室内界面材质的安全性选用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成本为生活原则,提高人居环境的生存质量:(1)推介选用可再生、无污染的人工节能环保材料,以钢铁、玻璃、PVC等人工合成的可再生、降解的装饰材料以减弱高档“木、竹、皮、藤”等生态有机材料的使用强度,规避片面追求“生态”、纠正错误理解“环保”,把室内安全舒适的“人性化”设计建立在全人类与地球自然生态和谐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上;(2)“重设计、轻装饰”——严格控制室内装饰材料、家具材料、物品材料对室内环境释放有毒有害气体与放射性污染;(3)注意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新风量等指标的健康界定,防止室内发霉气体、甲醛等空气对人类肌体的侵害[5]。(图3)

  3.4 环境装饰意境的人文性营造

  合理汲取西方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实践的有益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在建筑环境艺术方面的方法与手段,创立具有浓郁地域本土特色的设计理论和风格:(1)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室内装饰理念和方法,从优秀的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吸取“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等朴素的“低碳环保”精华;(2)有效利用室内空间与设备,延长室内装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循环周期;(3)掌握人性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总结其在空间、形态、材质、色彩、灯光、家具、陈设、绿化等方面的动态趋势与低碳环保的人文性环境特征,营造富含现代人文意境的室内空间。[6](图4)
  4 结论

  面对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室内设计学科与行业当以人类社会与环境生态和谐共荣为主导,把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的理论方法、实践经验同自然环境因素、建筑生态技术及材料技艺等方面的成果进行综合研究,探索低碳、环保理念下建筑室内装饰工程中的功能舒适美与环境视觉美之间的兼容、和谐及互动发展问题,促使我国新时期的室内装饰进入真正低碳、环保的人性化设计程序,以确保我国城市化建设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责任编辑:北 方)

  注:(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缔约方会议(COP)是UNFCCC最高级别的会议,每年,环境部长们在这个会议上讨论公约的进展情况。

  (2)文/本刊编辑部. 特别关注:创业金矿分析.《科技创业(上海)》月刊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3.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J].城市发展研究 2008,(4)

  [2]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 [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3] 陈兴中,孙丽丽,李富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析 [J]. 商场现代化 2009 ,(30)

  [4] 张仙平,郝金鹏,沈恒根.国内居室的甲醛污染及防治措施[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7,(3):28-31

  [5] 李晨.室内设计中“废物再利用”生态设计理念[J].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6):28-29

  [6] 文剑钢.从模仿走向原创——对中国室内“原创”设计的思考 [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6):20-21

   注: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第九期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