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的宣传情况的调查报告

低碳环保的宣传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但是生活环境的质量却是每况愈下。人们对于“环保”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最流行的就是“低碳环保生活”。那老百姓对于这“低碳环保”的理解以及实践,还有它的宣传情况又是怎样?为此在这个假期,我和一些其他学校但却有同样目的的同学展开了调查。

  就我们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什么是低碳环保?

  低碳环保,英文为Low-carbon green,一种新概念的环保方式,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巨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低碳环保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社区、学校的社团甚至一些企业都在积极的宣传“低碳环保”。我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活动进行了采访,也积极的参与到了他们组织的活动中。

  我们第一个采访的是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与太原市钢铁集团苹果苑职工小区共同举办的低碳环保宣传活动。

  7月20日上午,总院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成了“小儿国”, 60多个孩子聚在一起开展一场暑期学生环保知识讲座暨知识竞赛。

  “绿色食品是什么?”工作人员的话音未落,8岁的姜旭刚马上抢答:“白菜!”这个答案引得孩子们笑了起来。在老师的提示下,其他小朋友一点一点地补充,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绿色食品是环保无污染的食品。听到正确答案,姜旭刚仔细地记在心里。看到他这个认真的模样,小伙伴们在知识竞赛结束后又开始考他什么是绿色食品,只见他笑了笑自信地说出答案。“我很喜欢今天的活动,增长了很多知识,而且,我还知道了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11岁的周晓漪笑着告诉我们。

  据了解,为了宣传节能环保,丰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小区特地准备了此次环保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环保专业知识、低碳窍门和一些实用常识。活动不仅赢得了孩子的喜欢,就连家长也连连称赞。社区居民李桂贞告诉我们, 5岁的外孙朱韵璋以前胆子特别小,但参加社区活动后胆子变大了,也爱和别人交流了,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家里用100度电,就等于向空气中排放了78.5千克的二氧化碳!驾车每消耗100公升汽油,就向大气中排放了270千克的二氧化碳!需要植3棵树才能弥补。看了学校发放的宣传资料,听了社区关于低碳生活的讲座,我了解了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对如何实现低碳生活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社区里的一位女士参加完这次低碳环保宣传活动后,不无感触的说。

  通过低碳环保系列宣传活动,广大市民充分了解了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的重大意义,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坚持下去,逐渐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之后,在7月31号我们跟随一位同学的姑姑参加了她所在的少年宫的活动。当天,南城区少年宫的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完成了一面长9.2米,高1.2米的环保主题墙的绘制,作为当天活动的一大亮点,爱普生通过大幅面打印机将这面记载着孩子们低碳畅想的主题墙打印输出并在会场进行展示。同时,活动现场设置“共绘绿色心愿”环节,孩子们再次拿起画笔,在绘画长卷上留下自己的环保心愿。

  一位在观画的爸爸介绍,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对成年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有时贪图方便,会忽略一些细节。“我看了女儿的画,感触很大!一方面觉得她长大了,懂事了;另一方面也深刻感觉到自己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孩子们都在看着我们呢!”

  “培养孩子们的低碳环保意识,无疑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环境造福”,南城区少年宫美术老师说:“很感谢爱普生公司能与我们一起,将孩子们的环保愿望记录下来,并做成实物回馈给孩子们。通过这种切身经历,孩子们参与环保的意识和意愿将更加强烈,我们的教育也将发挥更大辐射作用。”

  为了地球,为了孩子,爱普生致力于打造企业面向未来应有的形象。不仅做出了在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减少90%的庄严承诺,更通过技术创新、低碳运营等一系列积极措施,与所在的社区一起努力去实现“低碳生活,呵护地球”的美好愿望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他们的环保意识强弱关系重大,直接影响着未来人类的生存空间。环保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相对于成人近乎功利的行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或者行动更加纯粹,更加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如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吸引他们用实际行动参与公益环保当中来,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在一次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参加活动的大部分都是孩子,组织活动的大部分都是学校幼儿园。可见对于低碳生活的宣传还是不够的。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以量计算的话,工业生产排出的二氧化碳远远大于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量,但工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为人类生活所服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还需从提倡“低碳生活”开始。

  “碳”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如果使用了100度电,就排放了78.5克二氧化碳;如果自驾车消耗了100升汽油,那么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其实,“低碳生活”首先提倡一种环保意识。

  在做事时多想想这样可以少排些碳吗?那样做会不会给地球造成更大的负担?为“碳足迹”买单

  低碳生活的拥护者现在都要计算自己的“碳足迹”。所谓“碳足迹”就是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 量 ”。“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在旅行社工作的吕先生计算过自己一天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开车10公里(2.7kg)+使用空调8小时(4.8kg)+使用电脑8小时(2.76kg)+上下电梯约4次(5.23kg)+使用洗衣机(0.1kg)+热水澡15分钟(0.42kg)……其他碳排放量9kg。”这一“碳生活”的详细清单表明,他一天的碳排放总量约为25kg。一棵生长30年的冷杉吸收111kg-CO 2,照此推算,他每隔4天就要种一棵树,才能使环境的供需达到平衡。

  现在在白领群体中还流行“买碳”,具体方法就是通过专业网站购买CO 2排放的额度,抵消个人日常生活中产生的CO 2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碳排放的“收支平衡”。自觉成为“低碳人”

  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低碳生活方式,并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生活”并不是让大家回归原始生活,而是讲究合理适度的使用能源,有意识的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其实许多节能的做法只是一个习惯而已,比如,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使用塑料袋等包装物;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减少电器待机时间;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缩短电脑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冰箱要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暖或者太冷;使用双键马桶,尽量按“少量”键;购买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每周少开一两天汽车,多步行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能够自行上下楼的人就不坐电梯;少吃生产时碳排放量高的肉类,如猪、牛、羊肉;不购买远程运输而来的食品……其实,在生活中做到这些并不难,但是当每个人将这些作为一种习惯时,这个世界的碳排放量自然降低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就能更好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