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低碳策略

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低碳策略
 从“低碳”角度解析我国室内设计界的现状与问题,阐述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的低碳理念与方法,倡导人居环境“碳”的低摄入、低排放,提出建筑室内环境装饰需求的新目标、新策略,对促进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界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低碳;室内装饰;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0)09-0054-02
  1 “低碳”缘起

  “低碳”一词看似一夜成名,其实并非偶然,其概念、范畴和内涵有它特殊的演化过程和意义。

  早在1972年,美国医生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博士就通过自己的专著《阿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向世人推介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饮食方式,又称低碳减肥法。虽然此法最初颇受争议,但随着英、美医学权威机构的认可,到200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3年后终于得到广泛流行。据称,已有近10%的北美成人采用这种“低碳”法。如今这种方法已经从“人体低碳”跨入“城市低碳”、“室内低碳”的文明进程,从一个普通的词汇迅速转化为全社会关注的“经济”问题、灼热的“生活”话题与各个领域、行业研讨的发展议题。

  倡导“低碳”,虽然缘于近年地球环境温度不断变暖而多次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然而,“低碳”的确是当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人居生活等方式的一次转型,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让社会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1]。在2009年底的“COP15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

  虽然各国与会代表基于本国的经济利益而在“低碳减排”的责任与义务上没有达成共识,但是,“低碳减排”将成为今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我国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建筑室内设计行业对今后的低碳减排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室内设计界的转型需求

  2.1 人才模式与知识结构的更新

  “低碳”袭来,对我国的室内设计学科和行业提出了变革要求。回眸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历程,其专业重心从建筑本体逐渐向空间转移:建筑装饰(墙体装饰)、室内装修(界面装潢)、室内设计(空间装饰)。而现代设计地位的确立则是从传统、朴素、内敛的民族风格逐渐走向现代、开放、融合的国际主义。其线索呈现“拿来、借鉴、创新”并开始突出原创设计的演化特点。然而,当设计真正进入原创领域,则是对一种民族文化下高等教育特色的综合拷量。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起步较晚,其体系原本是建立在“洋为中用”、“西学中渐”、“中而新”的理念之上。近年来,室内设计专业与装饰工程行业一直存在着设计创新与开发原创价值的矛盾,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人才知识结构的建构怎样才能摆脱“盲从冒进”、“急功近利”的现象。室内设计的商机无限,设计的品味和原创价值却显得贫乏和低俗,这种人的问题一直纠结着室内设计师的内心,当“低碳经济”开始对应快速城市发展问题,随之为高校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专业知识构成带来求新、转型的契机。

  2.2 用人机制与需求的选择

  我国当代室内设计与装饰业的急速膨胀在世界上史无前例:“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室内装饰业的市场需求。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室内装饰工程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工程总量已达到6000亿元的规模②。这种激增的室内装饰工程,不仅有效地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在带动众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大量能源、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室内装饰工程平均3—7年更新改造的过短周期;木、竹、皮、藤等自然有机材料的过度采用;人工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装饰废弃物如山的堆积;在建筑室内外环境高度美化的追求下,危及人的健康寿命和自然再生的能力……。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拥有这样的经济市场和供需机制:一方面存在暴富后的业主对奢华生活的炫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存在着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业推手。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善和个人财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的生活观念、事业观念和人际关系,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用人价值取向——现实、快捷、实惠的唯利是图,揭示出行业在使用人才机制上的“用”与“养”问题,更显现出其来自社会观念、民众素质、用人机制与业主对室内“豪华、显贵”的心理诉求的评判。当“低碳”观念冲击这些问题,必然会带来人性个体舒适与社会价值公德责任的选取,个人奢华显贵的需求将被公众的生态环保所取代。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