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现状 第3页

本来上堂是束心之法,宜肃穆宜庄严,但由于仪轨不熟悉,上堂之后,基本就是跟几个老居士乱转。于是乎,大殿之内,窃窃私语者有之,低声嬉笑者有之;唱诵之时,有乱翻书找经文者,有鄂然不知所措者;礼拜之时,有五体投地者,有茫然而立者,一堂之众此起彼伏;绕佛之时,有结手印的,有合十的。。。。。。怎一个乱字了得。一堂下来,头是磕了无数,可对自己修心,却未必有效。盖因手忙脚乱之时,注意力全放在看别人怎么行事了。如此上堂,磕破三千蒲团复有何益?好好一堂功课,竟成乱心之道场,岂不可叹!再者,居士当中,某些经常天南地北做佛事的同修,存有攀比心理。有些环境不好的居士,由于囊中羞涩,看到别人大把的添香油,心下不平,暗生懊恼,或是强与人齐,弄得捉襟见肘。拜佛本为修心,却无端惹了一堆烦恼回家,何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苦来着?或是虽然事佛,规矩禁忌反多于事佛之前,于是家有一人事佛,合家忐忑,此不可为彼须小心,如履薄冰,几有事佛苦于事魔之累。如此事佛,生生把一家向佛之心变成厌佛之心,岂不悲哉!亦有不分场合,满口佛语,未能度人先令人远之者。如是种种,不胜枚举。令人啼笑皆非。

2. 僧众情况:
    当今戒行严谨的高僧大德弘法于世,造福众生者为数不少。比如曾经在网络上见到过辽宁海城大悲寺,该寺是大乘佛教在中国大陆唯一不设立功德箱的佛寺。每月两场佛事(十四日超拔、十五日普佛,不收取任何费用)。由一茅草棚和两位比丘起家,持比丘戒、菩萨戒,全体僧人以及住寺的护法居士严格遵守佛制戒律。全体僧人终身不摸钱,穿百衲衣,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头陀行、托钵乞食。十年间共剃度比丘数百人,在此皈依三宝者数万。该寺保持佛陀制度,每年八月十五开始行脚。行脚途中托钵乞食,途中禁止乘坐交通工具、不得借宿百姓家中,只能在树下、桥洞及露天过夜。该寺僧人行脚累计数十万公里,在行脚途中宣扬佛法,度化众生,使得无数人得以亲近三宝,近闻于佛法。去年阴历七月十五,全国各地来自鞍山、大连、本溪、河北、北京、盘锦、营口、丹东。。。。。。三千信众齐聚大悲寺。这些人几乎都是大悲寺僧人行脚途中依靠行持来感动的居士、或以前不信佛的人。僧人身体力行实践佛法,自己动手建寺、修路。僧人每天早上两点钟起床,十遍楞严咒,下午两个小时读诵戒律,每天只休息四个小时。寺院里戒律严谨,僧人威仪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体现!此等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然当今之世,物欲横流,颓风所及,空门亦未能免俗。僧尼的戒律很多,比丘戒为二百五十条条,比丘尼戒为三百四十八条。我没有去研究过,但就日常举止来看,某些僧众所为,就连俗家的要求也达不到,更不用说以戒律标准来衡量了。僧尼与俗家异性嬉笑打闹者有之,信口开河妄语者有之,傲慢无礼者有之,背后说人是非者有之,衣衫不整者有之,翘二郎腿者有之,做佛事的时听手机者有之,挤眉弄眼者有之,甚至我曾听说(只是听说,未曾证实)有昼披袈裟念弥陀,夜着俗衣眠风月者。又有势利者见大施主便低眉顺眼,见贫苦者则做金刚怒目、见人病苦而轻蔑者。。。。。。狂生不敢谤僧,但僧尼持戒,一为本身修行,二为接引众生。僧尼之细行不谨,晓者当知依法不依人,不晓者就此便轻向佛之心。僧众受十方供养,岂可不怀感恩之心小学教师实习报告 精进修持乎?所谓“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更何况断人慧命乎?岂不罪过,岂不慎之?故壮胆而言。虚云老和尚曾开示曰:“佛门兴衰,由于有戒无戒,犯戒比丘,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僧为常住三宝之一,称之为僧宝。乃代佛传法之众,若说佛教是一所学校,那僧便是教师,理当为人师表。若如斯种种,俗家嗤之,居士叹之,岂能为人表率?

3. 寺庙管理情况
    我去的寺庙不多,不知道其他的地方如何,但是就我所听闻的或是有普遍性或者非普遍性的几件事情觉得还是要提起来。我家老弟当穷书生的时候,由西藏一路游玩,一日到了江南,阮囊几空,欲瞻灵隐寺,闻门票50,遂过其门而不得入,狂生其时闻之大笑。一日偕朋友去罗浮山,欲进一寺庙礼拜,未进其门,门口一彪形大汉伸手曰:门票10块,我亦大笑掉头而去。佛法无边,广度有缘,要与众生广结法缘,方能普度众生。未进其门先闻索钱,总是觉得不是滋味。又四维六合,何处无佛,又何必非进不可呢。当然这也许是个别古迹的现象,不是所有。但某些寺庙卖香卖护身符之类的地方,竟然有僧尼当售货员者,至于上供、普佛、念经、超度等事,本是佛家应尽本分,信众供养,自当随缘,今则各有定价,此乃商贾之事,俗家所为,僧尼事之岂不可笑乎?另外,佛言:佛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佛弟子应当对佛经及有关书籍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但是很多寺庙对于经文和佛教书籍的管理却似乎有所不足,有很多是在一暗淡偏房摆放经书给予信众取阅,对于一些不大的寺庙来说,亦情有可原,但是至少应该保持整齐洁净,若乱堆乱放,甚至于弃之于地任人践踏。何以令人起恭敬之心,恭敬心尚不可得,又何以令人起正信之心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