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2页

  近年来城市区域化的发展迅速,区域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的时候,要从区域的角度对规划进行调整,在保障本区域的发展之外,还要保证城市和区域之间的整体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基础设施是引导和支持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它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形态等已经延伸成为了城市增长功能的导向性因素。因此,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步调保持一致。现阶段,城市受交通拥挤、垃圾污水污染、空气污染、地面沉降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相对缓慢,基础设施的投资远远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自身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以城市交通为例。交通可以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解决城市的发展问题,首要的就是解决交通问题。首先建立起立体的交通信息系统,优先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因为轨道交通是解决交通拥挤最有效的方法,它具有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快、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优点,同时还能够强化城市区域的联系。

  (三)基础设施的经济政策和市场政策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大多是服务性质的,它主要是以提高社会效益为目的的。因此政府要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植政策,在部分设施中推行有偿服务,提高企业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四)技术设施与防灾系统的协调

  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案应该与城市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进行配合,达到协同规划、联合开发的目的。尤其是城市防灾系统关系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直接涉及交通、供电等领域,更需要彼此配合,互相协作。

  四、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针对当前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经验进行探讨和改进。

  (一)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单位的权利和职责。

  (二)基础设施的规划逐步向区域、整体的方向发展。城市的给水系统从流域的大范围进行研究,交通和电力等系统协调布置,各城市之间可以协同布局。尽力做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对未来20年的需求进行预测和规划,控制关键点,留有适当的基础和余地。

  (三)实行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推动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在有效竞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基础设施企业的经济效率,建立起高规格的价格管制体系,使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自我发展,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防灾减灾系统紧密结合。利用点、 线、面的分布特点,对基础设施进行分布规划,其设施必须有一定的防灾功能,能够承载一定的灾害能力。在规划的时候应充分的考虑到灾害发生时对基础设施的危害,提高技术设施的质量,保障防灾系统的安全运行,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能促进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必定会越来越大。因此,在注重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各地要针对实际情况,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推进社会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为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所努力。

  参考文献: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1]李明,王峰. 浅议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2页[J]. 山西建筑. 2011,(3)

  [2]王婷,徐川. 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J]. 四川建筑. 2010,(3)

  [3]王朝晖,李亮,罗海龙. 我国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问题与对策[J]. 山西建筑. 2008,(29)

  [4]唐滨,龚晗. 浅谈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6)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