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圳与苏州发展潜力及就业形势

浅析深圳与苏州发展潜力及就业形势
21世纪的社会的变革越来越表现为城市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各个地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侧重于城市实力与影响力的比较。城市化和大城市的升级转型成为当代环球最生动、最鲜活、最为波澜壮阔的画面。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人类倡导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也为我们留下了“城市如何让更多的人生活更美好”的思考。

  究竟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哪方面的资源,一个城市的潜力、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与一个城市的人口及就业容纳能力又有怎样的关联呢,我们就以深圳和苏州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城市的崛起源于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交通区位,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国家政策支持,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意志与目标,都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取决于上述各个因素之间的比权量力。

  深圳和苏州同为其所在省域的次中心城市,第二大城市,分别位于当代中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与长三角,二者在2010年的GDP总量分别是9510.91亿元和9168.90亿元,从这些方面来说,二者有着相差无几的实力。

  真正要做到全面深入的分析认识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2010年深圳GDP总量为9510.91亿元,位于全国城市(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城市、不算港澳台)第四位,2010年GDP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0亿元,下降14.3%;第二产业增加值4523.36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4981.55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重为0.1:47.5:52.4。可见深圳的主要产业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一产业,农业几乎没有,这样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苏州在2008年三大产业比例调为1.6:62:36.4。具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制造业总量比较大。苏州工业总产值达1.86万亿元,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纤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初具雏形。2)产业集聚度比较高。苏州以“两轴三带”为支撑,以5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3个保税物流园区和6个出加工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联动,全市开发区集聚了85%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80%的进出和51%的财政收入。可见苏州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升级问题要比深圳压力大。

  第二,从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来看,深圳市位于祖国的南边,广东省南部,毗邻香港。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京九铁路直通北京,京广铁路也延伸经过深圳,既有国际化的机场,也有繁忙的港口,同时市区内公交、地铁十分健全。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0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苏州自古有京杭运河贯穿而过。现有京沪铁路以及312,204等多条国道经过苏州。苏州有光福机场(军用),并与无锡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合资建设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苏州邻近机场繁多,航空条件优越,主要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常州奔牛机场、南通兴东机场等。其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

  从中可以看出二者是各有千秋,深圳位于南部条条大道汇集于此,苏州位于中部,扼守上海西大门,连南贯北,依江河而通四海,可谓不分上下。

  但是由于深圳濒临大海,相比苏州开放性与国际化要更高一筹呀。

  第三,从气候地理环境与城市文化来说,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2℃。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毫米,日照2120.5小时,深圳市行政辖区内的土地总面积1952.84平方千米;深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长35公里。深圳以平原和台地地形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8%。北面和东北面多为山地和丘陵,重峦迭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带有丰富的海产资源。另有少量台地分布于各区。

  深圳1979年建市,至今只有32年的历史,历史文化不够厚重,但是大发展带来的深圳速度以及高度活跃的现代文化艺术,为城市增添了无限品味。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5℃,1月均温2.5℃。7月均温28℃。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全市面积 672平方千米,人口599650人,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宋人美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苏州现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