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探究

  当专注念头的正念认知疗法成为西方治疗主流时,就必然需要开发佛教中基于正念的关注情绪的方法。从佛经中描述的有关情绪的特性来看,情绪比念头更加复杂:情绪是一种混合体,它涉及到认知(想sanna,心 citta)、情感(受vedana)、动机(爱chanda,染raga)、意志(行sankhara)以及身体(色rupa)诸方面因素。认知科学界关于情绪的影响表明,‘了解情绪是了解心智系统的核心’。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在意识行为心理学领域,很少有人关注情绪。近期神经学的研究(情绪大脑,约瑟夫·莱杜克斯,1996),面部表情的生物学和生理学(保罗·科曼, 1973),情绪治疗,(戈尔曼·爱德华,1997),理查德·大卫的大脑的神经可塑性论文(2003)和第二大脑的身体理论(坎迪斯·皮特,1997),都象征着开始了情绪研究的真正变革。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依此背景,加拿大的心理学家莱瑟里·格林伯格开发出一种关注情绪的疗法。佛法描述了一个可以开发出关注情绪疗法的框架。尽管格林伯格的方法和基于正念的佛教方法有些不同,但是,从情绪特性和情绪控制的相似点而言,还是令人相当感兴趣的。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针对情绪的治疗方法:经典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认为,情绪为推动力,需要发泄出来或者被调伏;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视情绪为社交适应定向趋势;行为理论则专注于除制约化和暴露情绪;而认知行为方法视情绪为后认知现象,能理性地被具挑战性的信仰所改变。目前事实证明,在精神分析、行为和认知疗法以及后人文主义和经验主义疗法领域,人们进行了将其与正念技巧相结合的尝试。正念认知疗法已存在二十多年,并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方法。就我的实践而言,过去的四年中,为开发正念情绪疗法,也做过一些尝试。

  但是,格林柏格成果的研究,为我发展佛教传统中更为复杂的关注情绪疗法,提供了一个概念性的思路。尽管我只对早期佛教做了初步研究,但也从我所熟悉的大乘佛教和西藏佛教中获得了很大帮助。

  约瑟夫·勒杜是位研究恐惧情绪的神经病学家,他对情感的处理速度感到惊讶。感知系统在处理完刺激之前,大脑就已经获得了刺激的情感色彩。他说同时有两个途径产生情绪:一个是较低层次的途径,比如当类扁桃体感觉到危险(如感觉到一条蛇)而发出警报信号(如逃跑);另一个则为高层次的途径,即相同信息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皮层。在较低层次途径中,存在一种称为“情绪绑架”的状态。而在较高层次途径,人们则有时间辨认出错误信号;在你厚重靴子猛踩下咔嚓折断的假发辫并非是条摇着尾巴的响尾蛇。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负面情绪会以一种快速的、机械的方式侵扰我们。

  这种情况证实了佛教分析的某种情绪,如‘战斗或逃跑的警报’或许会在潜意识(随眠地anusaya-bhumi)层面汇合成念头(缠地pariyutthana-bhumi)并变为行动(vitikkamma-bhumi)。另一个重大发现是由安东尼·达玛西奥提出的,通过对脑损伤的研究,他发现情感丰富的大脑能提高决策能力。尤其是最近,在理查德·大卫的神经可塑性论点的研究中,表明冥想导致了大脑的变化。大脑、免疫系统以及情感彼此相关联的观点,为研究情绪释放技术(EFT)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也为格林柏格的情绪调节研究提供了基础。

  佛教分析的情绪特征与格林伯格所提出的四种情绪重要特征一致即,情绪与带有强认知 ‘意义’的问题有关;情绪是强化因素,以坚定的意志或明确的意图方式直奔目标;情绪具有很强的情感成分;有效地控制情绪所涉及到的关注范围——即转换和规范情绪的变化。两种方式的不同与佛教提出的道德和精神层面有关,在正念认知疗法中,这些不同经常被忽略。两种系统都试图用能带来精神和肉体健康、稳定、平衡以及和谐的情绪,去取代不健康的情绪。但是,格林柏林所区分的主要适应性和主要非适应性情绪,与佛教所区分的‘负面’和‘正面’情绪之间存在差异。佛教的区分特征是:贪婪是放逸之因、仇恨是恼怒之因、妄想是痛苦之因;但是从心理学分析来看,成瘾(悭lobha)、反应(惑dosa)、认知扭曲(愚痴moha)是痛苦的根源,而缓解痛苦技巧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可以解决仇恨、成瘾、以及自我评价中的各类情绪(傲慢、羞愧、嫉妒以及罪恶感,参阅泰勒,1985)

  (注:情绪阻断逻辑中心脑皮质的思考,强制引发非理性的反应行为。而事实上,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训练的人,很少会有意识去识别自己的情绪模式,更难以在行动的那一刻去权衡模式和反应的利弊,因此,往往当刺激出现时,我们都会被习惯的模式引领行为,这些没有经过思考的行为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情绪绑架”。)

  情感变化的原理

  在关注情绪疗法中,心理疗法变化的核心机制,是情感的处理和意义产生的过程。

  (1)觉察情感是最基本的原理。一旦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感受,我们就会重新与情感所标志的愿望连接,并被(情感)鼓动去满足我们的愿望。根据格林伯格的观点,治疗师“与委托人合作,帮助委托人处理、忍受和调节以及接受自己的情感”(格林伯格,2010,第22页)。与逃避(情感)相反,接受情感是情感变化的重要一步。

  (2)情感表达:委托人也必须与自己的情感相联系,从而有效地面对之前所逃避的那些感受。虽然情绪的觉醒和容忍是必要的,但是最佳的情感处理方式是将认知与影响相融合。

  (3)情绪调节:当人们被诸如羞愧、恐惧和无助等情绪压倒时,有必要帮助他们采用某些‘远离’情绪的方法来调节。任何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果是试图防止他们去感受烦扰情绪、远离、逃避、使用散心策略、甚至最坏的是将不安情绪转化为心身投诉,甚至于寻求刺激享受都是适得其反的。在这一点上,格林伯格指出:

  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包括调节呼吸与正念 —— 无分别念地观察,及描述一个人情绪状态。基本情绪调节技巧也包括给情绪命名,描述这种情绪在一个人身体上的感受,明晰产生特定情绪的事件,了解一个人对处境的判断,并解读由于情感所激起的行为(格林伯格,2008,第206页)。

  (4)作为一个整合的方式,建议同时反思深层的情感经历。

  (5)最后一个方法是用另一个情绪去转化这个情绪。他引用斯宾诺莎的著名说法:“除非用一个相反的并且更强烈的情感去代替,否则一种情感既不能被克制也不能被移除”(《伦理学》,第四卷,第195页)。

  佛教关于情绪调节的观点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巴利语中的感受(Vedana)一词(感受、快乐情调)必须与英语中使用的“情绪”(Emotion)一词相区别,因为在英语中,没有通用的表达情感的词汇,虽然在如何应对情绪时也提到了具体的情绪,例如恐惧、愤怒和悲伤,但感觉是以下五蕴之一:身体(色rupa)、感受(受vedana)、认知(想sanna)、动机的/有目的行为(行sankhara)以及意识(识vinnana)。一种情感可以被描述成一个互动的复杂体,或由这五种因素组成,并融合了认知、动机、情感和身体感觉。在感官接触、感情、欲望、思想、评价以及身体的感受和有意识的/凭意志的活动等所构成的网络内,我们可看到所出现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往往源于成瘾性、反应性以及认同混乱。

  这种关于情感结构和‘组成成分’的观点,有助于治疗师以四念处框架结构作为参考:身体(身念处)、感情/感觉(受念处)、思维模式(心念处)和现象(法念处)。还有第二个角度,从佛教因果关系的心理动力学来说:,受缘触、爱缘受、取缘爱,感官接触决定了感觉,感觉决定着渴望,渴望决定着执着。乐受源于潜意识中的贪欲,苦受源于嗔恨(嗔恨随眠patigha anusaya),邪见(见的随眠ditthi amusaya)和自负(慢随眠mana anusaya)与愉悦/中立的情感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念,最重要的是预防,而不是做‘损害控制’,对治恶和负面情绪的四种技巧是:克制(律仪samvara),一旦出现负面情绪便放弃(断,弃舍pahana),开发正面情感的技能(修习bhavana)和一旦技能产生后使之稳定的技巧(随护anurakkhana)。佛陀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比喻去描述这些方法:像看门人一样警觉;像训马师的徐徐训练;像固守要塞的军队一样坚持;像在躁动和懒惰中练习平衡和正确定位;像一个调整好音准的乐器和杂技演员的纯熟技能。

  与格林伯格的方法类似,佛陀建议用对治法去纠正负面情绪:对于欲望,通过衰变以至缺乏吸引力甚至产生令人厌恶的方式去对治;对于憎恨,要看到这个人的良好的素质,对其要耐心和宽恕、慈爱和泰然处之;对于不幸,对失去的人表达敬意、尊敬和感谢,并将其良好的品质重新注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已及运用业力是一个良好减震器的观点。转化而不是妖魔化是佛教的一个经典方法,拥抱痛苦并把它转化成为一个圣谛——对于痛苦,去接受、容忍、学习和发展洞察力。这是卡尔·荣格所谓的‘情感炼金术’,可以将黄铜转变为黄金。

  向智长老指出这并非是丢弃消极情绪,“运用一个小魔术,它们就可以被转化为与之完全相反的……”,无常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将愤怒或者欲望作为一个念头,它会出现、停留一段时间并最终消失,正如马修·里卡德所说,如果你努力去观察,它们是空性的并最后会消失。这是最后一个方法——可以从情感的魔咒中解脱出来。佛教方法与格林伯格方法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消极情绪如五种业障(nirarana),欲望、憎恨、痴、掉举和怀疑是解脱道上要清除的障盖,而不是治疗要处理的问题,即便在世俗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的类似情感。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