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结尾的有效性 第2页
中央教科所小语专家张田若说:“阅读教学还是要想方设法渗透一些写的。”课尾安排一些写,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真情的回报》里有这样一个场景:由于邮递员“我”平时对订户很真诚,所以圣诞节前夕,订户们自发送给“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和一篮子贺卡。课尾安排学生代订户给“我”写一张贺卡,学生既学会了写贺卡,而且考查了学生对课题“真情的回报”的理解。再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在精读高尔基“写信教子”部分后,课尾可以安排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学生对本课教学难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也就会自然地体现在回信之中了。很多老师课堂结束时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谁来说一说。”这种表达往往使课堂演变成了几言堂,许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多想表达的同学并没有展示的机会,此教学环节常常匆匆而过。课堂有时候需要一份安静,这份安静服务于思考,“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写作是思考的再加工和再表达,试想,还有什么收获比这更真实、更深刻呢?
五辩——碰撞语文思维的火花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中往往会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一些观点需要集体智慧的交锋方能明辨是非。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落花生》,课尾安排学生辩论:“是做落花生一样的人好?还是做石榴那样的人好?”在辩论中让学生明白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再如教学《神奇的克隆》,课后引导学生辩论:克隆技术是福音,还是祸患?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克隆技术”,只要把此项技术运用到有利于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上升的领域,比如它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等等,那“克隆技术”当然是福音了。所有这些,不需要教师直接的告诉,让学生经历一次思维的洗礼,经历一次自我的认知,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乐趣。
听、说、读、写、辩……呈现的是语文课堂中有效结尾的几种形式,往往会演绎精彩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有效结尾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给学生留下一个值得回味甚至课后仍然回味的难忘瞬间。
注:此文发表于《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