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意义
新课改下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意义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几十年了。他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相距越来越远,教育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时代意义。相反,当我们在对教育进行思索而碰到困惑时,当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碰到困难时,再来观照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完全可以从中汲取到很多有用的东西。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他一生对教育本质的追求,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对创新教育的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个很大的宝库,不可能通过一篇文章来全面论述它的全部意义。我们不惴冒昧,试着通过几个角度来谈一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新课改意义的认识。
一、 对教育本质的追求
教育是什么?它的本质何在?这类教育本源性问题似乎是教育专家的事,对这类问题的解答应该是一堆堆专业性词语。其实不然。对这类教育本质性问题的思考,应该是每一个普通教师都能而且都应该做的事;同样,答案也应该是很通俗、很浅显的。因为教育的历史就是我们人类文明成长的历史,它既是深刻的,也是很普通的,就像我们每一位从事着教育工作者的普通教师。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一些新理念被人们认识和理解,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家一开始对它是新鲜好奇,后来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也产生了分化:有举双手拥护的;有我行我素的;有半信半疑的,有坚决反对的。产生这样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归根到底还是缘于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因此,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既是教育专家的事,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事。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势必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当我们在进行新课程改革遇到深水区时,有必要看看教育先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因为原来的课程已经不适应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了。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而这,正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这一论述就把教育的本质与本源解释得清清楚楚:教育法就是生活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以生活为中心;教育与生活一样普通而普遍。
在《教学法做合一之教科书》中,他又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后来,在《谈生活教育》中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指向的是生活,如果离开了生活这一本质,教育便是“死教育”,学校便是“死学校”,书本便是“死书本”,教育“要通过生活”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他并不仅仅强调教育在生活中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用。除了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陶行知还十分重视教育的本质是“求真”。他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因此,陶行知并不是个教育的功利主义者,教育并不仅仅依附于生活,而应该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在《这一年》中,他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反观我们当前新课程改革,除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思想之外,除了引进一些西方的教育理论之外,如何解决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如何进一步探究教育的本质问题,下的功夫还很不够。当这些基本问题不解决,必然会使我们新课程改革迷失方向,至少多走一些弯路。
二、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生活的年代是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事是“救国”。有提出“科学救国”的,有提出“实业救国”的。照理,此时的教育理应强调“救国”,强调它外在的功能。教育家陶行知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他十分关注教育对促进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对于我们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他指出,“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8页)他很早就关注到人素质的三个重要方面:智育、体育、德育。这其实已开了后来我们奉为教育方针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之先河。
不仅如此,他还强调了情感、意志作为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育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在《教育改进》中,他又论述到,“所谓健全人格须包含: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由此可见,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对素质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含义有了自己独到而精当的理解。
虽然当时国穷民弊,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民族生存都成了问题,要谈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似乎是奢谈。但陶行知先生以高远的眼光,十分强调教育目标的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他还强调教育应关注“健康”与“卫生”。他指出,“我们的生活是为整个民族乃至新人类所有,我们要以卫生教育与环境卫生来代替医生,造成健康的堡垒,使得一点一滴的生活力与创造力都不致浪费。”
在《每天四问》中,他又说,“在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上多尽一份力量,便是在卫生教育施行上多一份力量,卫生教育胜利上多一份保证。大家都成为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的主要成员之一、健将之一,共同来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综观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陶行知先生虽然没有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当时又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步之初,但他的教育思想已经处处闪现着素质教育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至今看来并不过时。当我们在研究素质教育时,我们在把目光投向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把目光投向历史,从我们的教育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先辈那儿领悟到关于“素质教育”的一些真谛?
三、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思想,无疑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又一基石,对我们当前开展创新教育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教育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首先在教育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很多至少看来很没有过时的教育思想。他在实验改革的基础上,创建了“生活教育”的学说,并不断丰富完善,形成理论体系。在教育目标方面,他针对当时“应考教育”存在的弊端,为该校制定了这样的培养目标:“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这五个方面概括为五个字,就是“体、劳、智、美、德”,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其中,“改造社会的精神”中包含了明显的创新培养目标。在提出全面素质要求的同时,根据一些学校只注意学生均衡发展的情况,他创造性地提出,就提出了“合格加特长”的成才模式,用普修课与特修课结合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至少还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与实践。
他还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他把原来的“教授法”变为“教学法”,又把“教学合一”发展为“教学做合一”。他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即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做合一”则是针对“两二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风提出的。他倡导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而且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除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创新之外,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此,他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和见解。
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中,他说,“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他没有囿于教育这一范围内论述教育,而是从培养民族“发明力”这一高度强调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我们当前提出创新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因。
在《创造宣言》(1951年4月《育才学校》)中,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为了使孩子具有创造力,他进一步提出,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要“解放小孩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现在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用的是干腌菜的教科书。我们小孩子的精神营养非常贫乏,这还不如填鸭,填鸭用的还是滋养料,让鸭儿长得肥胖的。”……)要“解放儿童的时间。现在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一连考几个学校。有的只好在鬼门关去看榜。连小学的儿童都要受着双重夹攻。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
在看到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超越时空的洞察力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做得多么欠缺,还有很多教育现状需要我们去改变。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对创新教育坚定地追求,恐怕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特别是当前,教育的功利主义、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使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教育本应有的追求,忽略了培养民族创新力这一远大任务,也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看作了一种奢求。
今天,我们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愈加感到虽然时代正在变化,但教育面临的问题又何其相似,而他的教育思想又对我们多么有启迪。他对教育的热忱、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精神,可能正是我们这一看似热闹、实则有点浮澡的今天所缺少和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