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摘要】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一直比文言文教学多,新课程背景下仍然如此。笔者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和精神,思考这个问题,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对新课程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倡导自主探究,举一反三,以基本篇目实现基本目的,实现“教一篇知一类”;以扩展阅读促动课外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实现能力迁移。将学生在学习教材阅读篇目后激发出来的兴趣通过适当的方式延伸到课外,学生受着这种兴趣的指引,运用在教材阅读学习中锻炼出来的能力,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进而形成个性化阅读,形成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现代文阅读教学 自主探究 阅读习惯 语文素养

  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有四年、两轮的时间。四年前,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本人有幸聆听了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一《语文》的主编——陈佳民教授谈新教材编写的部分理念及实施建议,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陈教授谈了三个问题,其中之一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问题。陈教授说,从目前的情况看,阅读教学的问题比作文教学多,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又比文言文教学多。这是从“效益”的角度来说的。阅读比写作容易,读现代文比读文言文容易,照理现代文应该好教,可惜现在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那么好。的确,课本中的现代文,高中学生基本能理解,在学生能掌握文章大意90%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怎么教呢?习惯的做法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作者、背景、主题、情节到人物形象、艺术手法、语言运用,我们对现代文的理解分析不可谓不细,也不可谓不深。但是,阅读不仅仅是理解,阅读效益是由阅读量、理解率、记积率(记忆积累率)构成和产生的。现代文阅读量少,记积率低,这两个问题至今没有很好解决。理解追求过深过细,也可能会减弱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探究地阅读的愿望。加上理解的标准定得过高,学生达不到,只好以教师为主来“讲读”(更糟糕的是“讲听”)。

  笔者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思考陈教授所谈到的这个问题,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和精神,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对新课程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新的尝试,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下面略作阐释。

  一、以基本篇目实现基本目的,实现“教一篇知一类”。

  1、新课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基本篇目+基本目的

   粤教版高中语文五本必修教材的现代文基本阅读篇目应该成为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篇目是经过编委精心挑选才进入必修教材的基本阅读篇目的,文体特征性、文学性或思想性比较突出,利用这些篇目来训练和养成学生的现代文基本阅读习惯和阅读技[1]能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果课时安排有余,还可以将扩展阅读中一些较精的适宜在课堂上学习的篇目补充为基本篇目,安排课堂上的时间学习。必修学完后,我们对现代文选修教材的篇目进行精心挑选,定出选修教材的堂上教学基本篇目,落实选修教材的现代文课堂阅读教学。

  宋代史学家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需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新课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所强调要教的就是陈善所说的“法”,不过我们还要具体的区分一下,陈善所言的“始当求所以入”的“入书法”可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这一块的内容,而“终当求所以出”的“出书法”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鉴赏”这一块的内容。从学生阅读的角度而言“阅读方法”加上“鉴赏方法”是与其在生活状态下进行自由的阅读的明显差异。关注这种差异正是语文课堂阅读高于生活状态下自由阅读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锁定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上。但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不针对某一文本的阅读和鉴赏活动,而是在阅读方法和鉴赏原则上的提高。

  2、新课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两个目标:自主探究+举一反三。

   我国传统的学习模式是凯洛夫的“讲解一接受”模式,是教师“满堂灌”的“独立式教学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见解的机会。传统的现代文课堂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分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段。是将一个“花瓶”肢解得“支离破碎”一块块地指给学生看,学生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他们只会死记老师对文章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中心思想等的标准说法。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是靠“灌输”和“机械训练”实现的。“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萨特),学生应该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思考和发现的乐趣,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语文教材阅读篇目不过是例子,掌握方法永远比学习知识本身有价值。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探究式阅读”的指导者、参与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师生之间共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教学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新课程现代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其中。

  对于高中生来说,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是“助读”的角色。好比去博物馆参观,普通游客去,跟着一个讲解员,讲解员会带着游客逐个为你讲解,这是“导”你游;而领导人参观景点,一般是领导人不明白向讲解员询问时,讲解员才作答,这就是“助”游。我们不妨让学生读得多一点,老师退到背后帮助他读。这有利于学生个性阅读,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经过对以往课程中存在的“知能转化困难”的思考与分析,结合人类的普遍认知过程以及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学习过程五个步骤的要求,笔者尝试借鉴这样一个“四层式”的探究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操作方式。

  “四层”指的是“知”、“解”、“体”、“用”四个阶段。简单地说,“知”指基本内容;“解”指详细解读;“体”指主体感受;“用”指实践训练。这四个阶段的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进的,就仿佛游戏中的闯关晋级一样,每一个阶段就是一道门,只有依次过了这四道门才能初步形成基本的能力。“知”的阶段,笔者把它放在了课堂之外的“预习”环节上,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做好生字词的查字典归纳等工作,并对课文的大意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写下在自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疑惑,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落实、自主存疑;“解”和“体”的阶段往往合二为一,这两个环节主要在课堂完成,与以往不同的是,详细解读的阶段不再是老师唱主角的“一言堂”,而是老师通过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和讨论。如我在上《阿Q正传》时就要求学生精读“阿Q调戏小尼姑”这个细节,并设置了两个探讨性问题:

  ①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为何是“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②与阿Q的“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得意”?

  问题一提出,就引起同学们的热烈反应,有同学还很大胆地说这些问题正是他想问老师的。对于第一个问题,有同学说,阿Q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并调戏女人,所以傻笑。同学们哗哗地笑了。有同学说,阿Q还没有从被假洋鬼子打的屈辱中反应过来,所以即使调戏小尼姑这么开心的事他仍然真正开心不起来。……最后有同学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归纳,“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刚刚被人欺侮,却马上将这种屈辱转嫁到与他一样同处下层的的小尼姑身上,可见像阿Q这样的下层人民的可悲。对于第二个问题,两个同学就把问题解决了:一个说,“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对阿Q的嫉妒,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另一个同学马上接着总结,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都是同样的愚昧。——这些都是学生在逐渐深入的自主探讨过程中自己的“发现”,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感受”积极释放的过程,这比由老师给出一个现成的说法让学生记录背诵要深刻有效得多。

  之后,我趁机补充一些课外学生不容易自己找到的背景知识,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两点意图: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 ,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有时间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三学过的《药》和初中时学过的《孔已己》、《故乡》、《藤野先生》,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愚弱的国民”的群像——在先生的笔下,陆续走出了将革命者鲜血拿来治当时根本不可能医好的痨病的华老栓一家;嘴里喊着“得得、锵锵”的悲剧形象阿Q;排出几文铜钱,来一碗酒喝的孔乙己;脸上抹着白粉,出门时顺便将人家的一副手套塞进裤腰里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以及那一群愚昧无聊的看客……了解先生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原因——“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2]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哀其不幸,恨其愚弱,怒其不争。于是先生用笔发出内心的呐喊,来唤起全民族的警醒。以引起疗救的希望。引导学生自主将先后所学内容纵横比较,融会贯通。

  最后,我向学生提出了拓展阅读的建议——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由此进入“用”这个阶段:实践训练——将在堂上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拓展阅读中,每人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另外任何一篇小说(课本没出现过的),将阅读所得用读后感或书评的方式在读书笔记(需要交代的是,读书笔记是我们平时的一项常规作业,两周一次,周末完成)中反映出来。

  这是我在课堂上用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的方式落实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实例呈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这种做法成为一种课堂模式的话,相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重新回归,举一反三、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会有效提高,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教一篇知一类”也会很好地得到落实。

  二、以扩展阅读促动课外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实现能力迁移。

  1、引导学生从态度、方法上重视与落实扩展阅读。

   我们使用的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强化阅读,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水平的杠杆。这套教材将基本点放在阅读上,通过大量而富有成效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甚至有效地提高口头表达水平。

  “粤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按《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写了五册,组成了从语文l到语文5五个模块,其总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线两结合”。“三线”指的是构成教材主要内容的三条线:一条内容线是“活动”,一条内容线是“文体”,一条内容线是“语体”,三线互相穿插,贯穿于五册教材的始终。“两结合”是对使用和处理教材的要求:一是“活动与阅读相结合”,一是“写作与口语相结合”,这两个结合要贯穿并融化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这个设计思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重视阅读,以阅读为支点撑起并运转整个语文必修课的教与学。关于阅读,教材的编写者设计了三个层次:基本阅读,扩展阅读,推荐阅读。此外,在每册的“活动单元”中,又分别配套设计了3篇(《语文4》有4篇)“参考阅读”文章。算起来,5册书中就有50课73篇(首)基本阅读(讲读)诗文,30课42篇(首)扩展阅读(自读)诗文,16篇供“活动单元”使用的参读文章,总计135篇(首)。再加上推荐阅读的13部书,总字数在一千万字以上,可谓洋洋大观。

  扩展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基本阅读的首要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巩固基本阅读所涉及的相关文体知识、阅读技巧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能力,促进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

  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和自修而得来的。学习语文,首先要通过自学进行积累,这是关键。语文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个基础是否坚固、厚实,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扩展阅读是新教材课外补充和延伸阅读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自主学习语文的一个具体化步骤,在扩展阅读中,我要求学生参照基本篇目的方式,做好几个方面的积累:①语言积累,包括字、词、句、段、修辞等,特别是古诗文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是积累的核心,积累的重点。②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如作家作品,文化习俗等。③积累写作素材。记住扩展阅读中经典的人和事,为写作积累素材。④积累人文素养。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积累生活。重视并做好了上述积累工作,扩展阅读篇目才发挥了其应有的功效。

  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应该多样。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针对广州、广东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诸如诵读:对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不够通顺流畅、语感不太好的学生,用普通话开声诵读特别重要;速读:“读得快,抓得准,记得牢”,充分调动我们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一种新的阅读习惯和快速理解能力;熟读: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精彩、重要的文章、段落,用熟读的方法来加以理解,加以记忆积累。熟读可能是医治现代文阅读教学学生阅读少、只理解不记积的偏方。等等。

  2、鼓励与促动课外自由阅读,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我们平日的课堂阅读内容,仅仅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瓢水。如果不及时吸取更多的知识,那么那瓢水会很快被蒸发,留下的只是几粒苦涩的微粒。只有更多的、及时的进行课外阅读,才能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新课程高中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应有较广的涉猎面和较深厚的语文功底,所以更应加强课外的阅读量,做到“厚积薄发”,才能对新课程高考应付自如。

  我们通过作业、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我们利用每两周一次的常规作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课外读名篇名著,读后写读后感或书评,最基本都要做到每一篇读书笔记包括:①精彩妙语摘抄+②片段赏析+③点滴感悟。这样,学生每读一篇都有收获,日积月累,就会有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效果。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效果,在班级内内部,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由各阅读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每月一次的年级评选。将优秀作品推荐到校刊《聚清园》上发表,使学生感受阅读成果带来的喜悦。为了不使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我们还充分利用附中传统的“课前五分钟”,举办“阅读成果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的从优美的词句入手,有的围绕着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展开,有的采用名著推荐的形式,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给他人推荐一部文学作品,并进行简短地介绍。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的阅读激情得到全面释放,气氛十分活跃,从《骆驼祥子》到《边城》,从《鲁滨孙漂流记》到《简·爱》,从鲁迅到八十后作家,中西远近,应有尽有,学生们阅读面之广,见解之独到,让教师也不禁为之赞叹。在这些活动的带动下,绝大多数学生的读书笔记不但内容丰富,字迹工整,设计也是别具一格,格外美观,成为极有价值的文学资料。这一系列的做法,激起了更多学子们读书热情,使其养成了“不[3]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阅读,视野得以拓展,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学生思维中蕴涵的巨大潜能,从而以更科学的方式去加以引导启发,为学生们提供更大的个性化阅读空间。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一旦拿到了阅读之门的金钥匙,得到的不仅仅是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是个人气质的一种升华。为使课外读书活动更富有实效,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以此鞭策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许多学生脱颖而出,在这些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了自己价值。我们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将读书征文活动与广州市“书香羊城”的读书活动相结合,推出优秀选手参加市、区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校园营造起更浓的书香氛围,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语文新课标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养精神、厚积淀,多读多写多思。新教材“基本阅读——扩展阅读——推荐阅读”的编排体例,可以叫做“举一反三”,或者叫“以一带三”。基本阅读是示例,这是“一”;扩展阅读、推荐阅读以及专题性或研究性的阅读,这就是“三”。在现代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教材提供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的现成阅读资料为基点,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向课外拓展。语文学科有着最广阔的拓展空间,我们将学生在学习教材阅读篇目后激发出来的兴趣通过适当的方式延伸到课外,学生受着这种兴趣的指引,运用在教材阅读学习中锻炼出来的能力,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进而形成个性化阅读,形成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语文素养,真是善莫大焉的事。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荷塘月色>词语品味点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海/郭晋芳2004.10)

  ④《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外文学作品鉴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宏梁著)

  ⑤《关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目标的问答》(《语文建设》方智范2004第7-8期)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